編者按: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山水風光錦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文旅文創發展大會部署要求,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推出《文旅“協奏曲”》系列報道,采訪各級政協組織及委員、專家學者等,講述全省政協系統發揮優勢、助力文旅發展的故事,分享履職經驗,暢談美好前景,奏響以文旅高質量發展服務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精彩樂章。
大河網訊太極文化、“紅+綠”模式、非遺技藝……近年來,焦作市依托豐富的青山綠水山、紅色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在這里,文旅產業如同一個精巧的支點,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帶動力,逐步撬動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
在當陽峪,一項古老而精湛的技藝——絞胎瓷,正煥發著新的生機。“絞胎瓷是表里如一,一胎一面,純手工制作,在窯火興旺的北宋曾風靡一時。”河南省焦作市政協常委、金谷軒絞胎瓷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柴戰柱正手捧一件精美的絞胎瓷作品,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過去的花紋只有幾種,現在有千種,我們也在不斷創新,現在山、水、花、鳥、人、物都能表里如一編織出來。”柴戰柱激動地說,“現在絞胎瓷屬于河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發明專利超過10項,共有154項專利。”
談及政協委員的職責,柴戰柱表示,為社會為群眾作貢獻,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是政協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他參與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產業建設,拓展群眾的就業門路,形成了“以瓷促產,以產帶村”的發展模式。目前當陽峪已經形成了產業群落,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美麗鄉村。修武縣被認定為“中國絞胎瓷之都”,當陽峪絞胎瓷商標成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喝口陳溝水,都會翹翹腿。”一走進陳家溝,太極文化隨處可見,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入定、站樁、起勢……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小兒,人人都是“練家子”,個個都有看家本領。
目前,太極拳已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陳家溝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近年來也受到了世界各地太極拳愛好者的推崇和喜愛,每年來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感受太極文化的游客絡繹不絕。溫縣政協委員、陳家溝景區發展中心主任楊亞東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會切實履行好委員的職責,發揮好一名政協委員的示范作用,全身心投入太極拳傳承與發展這一事業當中。“我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陳家溝將會在世界的舞臺上更加閃耀,太極拳這顆明珠也會更加璀璨。”楊亞東說。
如果色彩可以為鄉村代言的話,那趙莊村的代言色彩就是“紅+綠”。紅,是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綠,是綠色產業,是綠色發展。這里,紅色資源與綠色康養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鄉村畫卷。
“在市、區政協的指導下,我們確定了‘紅+綠’的發展模式。”焦作中站區龍翔街道趙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理軍介紹,“我們充分挖掘太行八英、地雷戰等紅色資源,同時結合優美的自然風光舉辦了一系列節日活動。特別是農民豐收節和紅葉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趙莊村也因此搭上了紅色旅游的快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田凱中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