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小道兩旁有兩條溝,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人播種,它們像蒲公英那樣,隨風飄揚,飄到哪里,哪里就是它們的家;它們像竹子那樣,根莖在地里肆意生長,根伸到哪,嫩芽就發到哪,慢慢地長成蘆葦叢。
春天,蘆葦叢漸漸變綠,生長出許多新葉,綠得發亮。雨后幾日,抽出的新芽越來越多,好生可愛。
烈日炎炎,蘆葦叢下面的水中有好多小龍蝦嬉戲玩耍,養蝦戶在水溝兩旁布置了一道道防護墻,避免龍蝦“翻山越嶺”爬出來。蘆葦才不管那么多人為的因素,它四處蔓延,肆無忌憚地生長,溝里也有它們的地盤,岸上也有它們的兄弟,它們伸展到了路中間,葉子伸向了水泥路上方,形成一片綠蔭。從這條道上經過,蘆葦叢釋放的天然涼氣,會驅走人們心中的悶熱。
當蘆葦叢中冒出白色的蘆葦花,葉子漸漸變黃,慢慢枯萎,但那一簇簇花卻隨風飄揚。即使狂風吹雨水打,也無法折斷它。連它旁邊高大的楊樹都忍受不了狂風的吹打,被連根拔起,倒在了路旁,可是它卻依然神清氣爽,堅守在原處,頭頂的蘆花,就像勝利的旗幟在風中飄蕩。
寒風凜冽,蘆葦叢卻傲然地站立著,早晨的白霜落在它的花絮上,它耷拉著頭,緊閉雙眼,像熟睡的老者,安靜地等待太陽的升起。倘若它們生長在其他地方,也許會被人們做成涼席,做成白紙,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可惜它們只是生長在偏僻鄉村的小道旁、水溝里,無人問津,可惜!
這么多年過去了,家鄉這條小道兩旁的蘆葦叢,仍然是春吐綠,夏如茵,秋枯黃,而冬不敗。
(黃冰,潛江市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