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宋經緯)翩翩仙鶴翱翔九天,如四射光芒福澤大地……9月12日,紀念中法建交60周年暨南京云錦申遺成功15周年《丹頂和鳴》珍藏版首發儀式在南京云錦博物館舉行,重磅作品《丹頂和鳴》惟妙惟肖,1600多年的古老技藝再次驚艷眾人。
在中國,鶴代表著吉祥,它仙風道骨,福壽綿長,鶴也是高尚品德和尊崇地位的象征。以鶴為題材的云錦作品,曾作為國禮贈送給世界友邦。中國織錦專業委員會主任、南京云錦研究所所長、南京歷代云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介紹,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打造這樣一份作品,目的即是守正創新。“我們尋找最經典的題材,通過云錦織造,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云錦《丹頂和鳴》珍藏版難度升級,創新技藝“妝花微分織造技法”,細節要求更高,經緯交織更復雜。它通過色彩的巧妙搭配、圖案的精細描繪,以及織造工藝的復雜多變,展現了織造工藝更高成就。
“當代的作品在百年后也會成為‘古董’,成為后人了解今天的重要依據,所以我們在做每一件作品的時候,都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創作當代人文精品。曾經的國禮,也能通過今天的復刻走入尋常百姓家,這正是我們傳承與創新的價值。”簡名偉說。
現場,江蘇省文化館理事會理事長、南京市群眾文化學會會長李為民就“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民族珍貴的民族瑰寶”作了精彩分享。他說,云錦是元、明、清三代皇室御用品,至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云錦集歷代織錦工藝藝術之大成,被公認為“東方瑰寶”“錦中之冠”。云錦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價值不僅在于技藝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記憶。
15載傳承之路,艱辛、不易。作為非遺云錦的傳承與發展的見證者,南京云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周雙喜老師表示,云錦作為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它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云錦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云錦從業人員的堅持與守護,也需要更多社會人士參與進來,讓更多人了解云錦、愛上云錦。
簡名偉表示,未來還將以南京云錦博物館為中心,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讓云錦這一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