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不是游戲玩家,這兩天一定被《黑神話:悟空》刷屏了。8月20日,《黑神話:悟空》正式上線,廣大游戲玩家迎來狂歡,帶動話題迅速出圈,就連從來不玩游戲的人也開始發問:“黑神話是什么?哪里能玩?”
憑借對傳統文化全方位的深入展示,該游戲不僅深受國內玩家好評,也讓國外玩家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中國人最愛的齊天大圣,這一次成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先行者。
熱度:
眾多玩家第一時間體驗“黑神話”
有人緊急購置游戲機,有人清空電腦內存給“悟空”騰地兒,還有人提前請假,就為了第一時間玩上這款國產首個3A級單機游戲。所謂3A,指高質量、高體量、高成本,代表游戲行業中最頂尖水平。
資深玩家“夜神月”,就是請假群體中的一個。他向公司請了兩天假,從8月20日10點可以進入游戲時開始玩,打算連“肝”兩天。“如果是國外發行3A大作,我可能等周末有時間了再玩,但這是我們國產第一款,于情于理都得支持。”不同于游戲圈外的一鳴驚人,《黑神話:悟空》在玩家中早就盛名遠揚,大家都翹首以盼。
通關過半后,“夜神月”評價,這款游戲可以排進所有他玩過游戲里的前五名,“如果按情懷,在我心里肯定是第一位的。”在他看來,《黑神話:悟空》的畫面和動作都達到業內頂尖水準,讓人驚喜。游戲世界觀設定來自經典名著《西游記》,體系龐大,“這么豐富的世界觀搭配這么好的游戲載體,對全球各國玩家帶來的文化輸出,是這個游戲最大的意義。很多外國玩家從等待《黑神話:悟空》時就開始去了解《西游記》和相關中國文化。”
《黑神話:悟空》不僅代表中國游戲行業往前跨出的關鍵一步,也完成了一代玩家想渴望擁有本土游戲的心愿。Steam平臺數據顯示,8月21日晚間,該游戲在線玩家數達到將近236萬,目前位列Steam歷史第二,其銷量在近一周內居全球第一。網上一條高贊熱評說:“從前,我在埃及當刺客,在異世界當獵魔人,當獵龍者,當騎士,什么都當了。現在我終于看到一絲希望,我能回自己國家的異世界當猴哥。”
亮點:
全方位展現傳統文化元素
“孫悟空西天取經后獲封斗戰勝佛,但他只想回花果山逍遙度日。然而天庭不允許他回去,派二郎神和四大天王來捉拿他,還殺了很多他的猴子猴孫。對戰過程中,二郎神念了緊箍咒,孫悟空被封印在一塊石頭里。我在游戲里叫‘天命人’,是孫悟空猴子猴孫中的一個。我的任務是重走取經路,收集六塊靈物,復活孫悟空。”這是10歲小玩家盧小象對《黑神話:悟空》劇情的理解。無論劇情、人物、場景、配樂,依托《西游記》這部經典,《黑神話:悟空》很好地展示了宏大精致的東方美學與傳統情懷,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成功應用轉化。
B站游戲博主楊豐碩(網名:司徒曉影)是全網最快通關《黑神話:悟空》的玩家之一。他在8月21日凌晨上傳的該游戲全劇情攻略視頻,目前播放量已達到261萬,遠超出他的預期。很多網友在彈幕中留言:哪怕不玩游戲,當電影看也很享受。楊豐碩認為,游戲劇情雖然發生在《西游記》之后,但精神內核與原著一脈相承:孫悟空依舊是那個向往自由、反抗權威的齊天大圣;妖怪橫行世間,需要“天命人”繼承取經四人組為民除害、濟困扶危的傳統,凸顯出悲天憫人的慈悲情懷。“游戲中的大小妖怪,從小怪、頭目到妖王,幾乎都有出處,人物志還詳細介紹了他們的背景。人物臺詞風格古樸,不僅再現原著對白,還常常信口拈來陶淵明、孟浩然等人的詩詞名句。”
《黑神話:悟空》畫面高度寫實,足以讓人模糊現實與虛擬的界限。無論是山野之中植被與樹木的細節,還是黃沙漫地、白雪茫茫的場景,亦或是廟宇之中精美的雕塑與壁畫,幾乎每一個場景和鏡頭都精心雕琢,充滿沉浸感。主創團隊跑遍大江南北,掃描了無數佛寺古剎,把各種神像、石刻、壁畫高精度地還原到游戲中。甘肅莫高窟、重慶寶頂山石刻、浙江飛來峰、山西懸空寺……不少網友逐幀“考據”游戲中出現的名勝古跡。還有海量文物、古籍、書畫、字帖出現在游戲中,最終做到了建筑、道具、服裝幾乎個個有原型。
除了原著,《黑神話:悟空》還在多處細節上致敬西游題材文藝作品。游戲中孫悟空的配音,酷似1982年電視劇《西游記》里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標志性的撓耳動作,讓人想起電影《大話西游》里周星馳的表演。當游戲中響起經典配樂《云宮迅音》時,多少八零九零后玩家熱淚盈眶。
“西夏的經文、宋代的佛像,王羲之的字帖,陜北的說書……如果說有什么游戲能展示真正的中國文化,我認為非‘黑神話’莫屬。”一位網友說。
啟示:
打開文旅聯動新局面
“《白蛇:浮生》講了一個老故事,反響平平,《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口碑崩塌,被網友吐槽毀原著,沒想到今年夏天最終是一款游戲讓大家看到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生。”影評人、玩家井潤成感慨,《黑神話:悟空》的火爆,給文化創意行業從業者帶來很多啟發。
“首先是要有打磨精神。《黑神話:悟空》做了近七年,在全國各地搜集素材。游戲中的每個妖怪,都有原著文本做依托,最終構成八十一難。第二,在內容制作上,既要有延續、依據原著的內容,也要有一定創新。”井潤成說,越是家喻戶曉的IP,在改編創新上就越要下功夫。“《黑神話:悟空》拿出了原著中抗爭命運的內核,又有很強的娛樂性,比如大家這兩天都在討論第一關怎么過。創作者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孤芳自賞,而是要跟受眾有持續的交流,讓他們有共鳴。”
從游戲等文娛產品出發,也可打開文旅聯動新局面。《黑神話:悟空》中的眾多場景取景于山西,山西文旅趁勢接住這波流量,迅速發力展開宣傳。8月22日,“跟著悟空游山西”活動在2024數字文旅品牌創新大會正式啟動,發布“跟著悟空游山西”線路及周邊文創產品和活動。“山西旅游”等多個詞條沖上網絡熱搜。
“地方文旅名片與游戲產業相結合,這是第一次,效果驚人。”北京動漫游戲產業協會會長劉春剛說,《黑神話:悟空》一次性植入大量旅游景區,在文旅融合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他預測今年“十一”假期,山西旅游將迎來井噴式增長。
劉春剛說,游戲、動漫、影視等文娛產品對中國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助推作用。“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很茫然,也難以獲取生動有趣的渠道,游戲行業屬于朝陽產業,受青年人歡迎,他們可以通過玩游戲來了解中國文化。”他建議,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出臺鼓勵文旅融合的政策,并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文娛產品不僅僅是產品,也可以是重要的宣傳渠道和平臺。我們既可以在其中植入旅游景點,也可以植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審美趣味、思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