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共享聯盟·海寧 應妮杰
人物名片:溫陳華,男,1974年生,四川內江人,煉鎧國潮甲胄文化創意(海寧)有限公司負責人。
人物寄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自己堅持鑄造鎧甲的堅定信念。希望大家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時刻堅守初心,勇往直前,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
前段時間,由海寧中國皮革城舉辦的青春創意市集上,一款獨具匠心的手辦文創產品——迷你甲胄小兵人深受市民喜愛。這款甲胄小兵人,盡顯勇猛精進之氣,給人力量。這款迷你甲胄來自煉鎧國潮甲胄文化創意(海寧)有限公司,是公司爆款之一。作為公司負責人,溫陳華用手將冰冷的甲胄重獲新生,煥發耀人光彩,他也成為“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溫陳華與甲胄的世界,開啟一場從古到今的文化之旅。
煉鎧國潮甲胄文化創意(海寧)有限公司位于皮革小鎮,一走進公司,就聽到叮叮哐哐的打擊聲。走上三樓,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滿屋子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甲胄,溫陳華正在一張工具桌前專心致志地組裝著甲胄。
1974年出生的溫陳華,從小就對古代甲胄產生了濃厚興趣。少年時期,溫陳華經常會給教科書上的人物畫上甲胄,中專畢業后的他在內燃機廠當了一名鍋爐安裝師傅,學習打鐵、鈑金等工藝技術,但兒時的甲胄夢一直縈繞心中,他開始琢磨著將學到的技術制作成真正的甲胄。
后來,溫陳華自己開了一家電腦店,閑暇時光,他總是泡在圖書館里查看大量甲胄文獻,還跑到各大寺廟臨摹塑像身上的甲胄。2008年,溫陳華正式開始復原宋代盔甲。“宋甲最難的是鱗形甲片的制作,這關乎甲胄能否保命?!睖仃惾A說,一套甲胄大約需要甲片2000多片。為了符合人體形態,每一片甲片的弧度都有細微差別,每一片都需要經過手工敲打成形。
2013年,溫陳華終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件甲胄——獸面吞頭亮銀魚鱗鎧,全手工制作,全套重30公斤,表面布滿銀色甲片,內襯是皮革,有五六千個部件,能抵御真刀真槍,高度復原了700年前的宋代甲胄。溫陳華將這套甲胄上傳到網上,因為制作精美,受到了許多甲胄愛好者上門造訪,最終以8萬元的價格被一位資深甲胄收藏者買走。
這次成功的嘗試,不僅讓溫陳華成就感滿滿,而且也將業余愛好變成了現實。2014年,溫陳華開始運營自己的淘寶店,將制作鎧甲工藝品正式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為了滿足生產需求,2018年,溫陳華把工作室搬到了海寧,這也是海洲街道引進的重點文旅項目?!斑@里不僅供應鏈完整,而且銷售也有地理優勢?!睖仃惾A信心滿滿地說,在海寧創業讓他很有安全感,這也離他的鎧甲夢越來越近。前段時間,公司就接到了老客戶浙江橫店一劇組的300套鎧甲訂單。公司團隊僅僅用了10天時間就完成了交付,贏得了劇組的好評。
由溫陳華自己親自領銜的甲胄火了,除了承接劇組定制和游戲公司的合作,公司還有線上零售。每一套甲胄的售價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甚至還有人花費一百萬元來找他訂購,最遠的訂單來自澳洲,去年,公司產值500多萬元,從工作室晉級為規限上企業。
十多年來,溫陳華制作了上萬套甲胄,特別近3年來,他與甲胄漸漸火“出圈”,訂單紛至沓來。忙碌中,溫陳華收獲的不僅僅是擴大品牌影響力,更重要是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甲胄文化,散發傳統文化之魅力。今年5月,在廣東深圳舉行的第二十屆文博會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煉鎧國潮攜帶6套甲胄以及甲胄小兵人亮相“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受到現場觀眾追捧,獲得了100多位個人意向客戶,以及超過10家的文旅景區單位和文化項目經營商家拋出的橄欖枝。
“我只是將興趣堅持了下去,卻沒想到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溫陳華覺得自己的甲胄之路還很長,他想借著這幾年的國潮勢頭,讓更多的人深度了解甲胄文化,為傳承傳統文化貢獻一己之力,同時爭取公司今年產值達到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