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被動公益為主動公益
4月10日上午,天氣晴朗。位于閩侯縣荊溪鎮的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一年級護理專業的教室里,來自南平鄉下的晨晨(化名)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課,生怕漏過一個字。晨晨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因為她知道,如果沒有這次機會,她可能已經輟學了。
晨晨的父親有精神疾病,幾乎沒有勞作能力。母親在她懂事之前就離家出走了。她跟爺爺和爸爸相依為命。為了不增加家庭的負擔,去年初中畢業后,晨晨打算外出務工。
說來也巧。去年夏天,南平市扶貧協會與南平市教育部門合作,在扶貧開發重點縣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子女,初中應、往屆畢業生均可,經考核后就讀于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制3年,取得中專學歷。另外,學生的學費、住宿費等全免。學生畢業后可以自由擇業。只要愿意,他們還可以直接進入合作方福建瑞泉護理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月薪至少4000元,甚至還可以在該公司的資助下赴德國進修深造護理專業。也就是說,貧困家庭的學生,不僅可以免費入學,還可包就業。晨晨不假思索地就報名了。
像晨晨這樣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從根本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就不得不提到這次招生工作中的主角之一福建瑞泉護理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提供護理服務的專業管理機構,在全國20個省設立了分公司,管理產業覆蓋醫療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面向南平貧困家庭孩子特別委托招收的護理專業,就是該公司與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合辦的。
為什么要出巨資辦這樣的委托班?“既能幫助貧困戶脫貧,又能為自己的企業提供穩定的高素質人才,這樣的幫扶是多贏的。”福建瑞泉護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忠兵告訴記者。
企業進行的這種多贏的公益,被稱為戰略性慈善。
不僅是在福建,哪怕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無論是戰略性慈善概念的提出還是國民對戰略性慈善的接受,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早先的經濟學家認為,企業是單純的經濟組織,企業的利潤由員工和股東決定怎么花。至于公益,則是政府和第三方部門的事。此后的企業社會責任學說認為,企業有捐款的道德義務,企業應該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貢獻。在這個階段,企業做慈善是被動的。
哈佛大學的戰略大師邁克·波特提出,企業應從戰略角度看公益。做公益不是單純的付出,實際上可以通過公益行動實現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雙贏。他提出共享價值的觀點,提倡企業要找到既對社會有幫助也對企業有幫助的社會問題去投入,變被動公益為主動公益,變短期的公益行為為長期的可持續的公益行為。他認為,要讓企業的慈善行為產生最大的價值,就要從戰略的角度考慮慈善。戰略慈善的理念就此產生。
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高度
3月24日上午,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觀井社區的太平洋城小區。在社工黃曉珊和福建農林大學農學專業的志愿者們的帶領下,7對小區親子家庭在花圃內種下自己設計的花卉組合。帶著孩子在小區植綠,不僅彌補了小區綠化的不足,更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觀井社區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在借鑒林文鏡慈善基金會的理想社區計劃。
發起成立林文鏡慈善基金會的是融僑集團。該集團以房地產為主業,在全國有100多個社區30多萬業主。
如何將慈善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企業做公益,可以從發展價值鏈上尋找切入點。結合融僑集團的主業,我們設立了理想社區計劃,主要理念是發掘社區里關注社會問題的居民,培育社區的居民自治組織。”林文鏡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劉洲鴻博士認為,每個社區其實都有一些有能力、有熱情、有時間、有精力的骨干居民,愿意站出來關注社區的養老、環保、安全等問題。但他們可能不知道怎么動員居民一起行動,不知道如何組織,有時候可能還需要一點資金支持。他們需要的這些支持,林文鏡慈善基金會都可以提供。“我們希望,通過理想社區計劃,讓業主更滿意,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更高,企業的美譽度也更高。試想,如果這些居民再次購房,他們會選擇什么樣的社區呢?”
劉洲鴻博士對于理想社區計劃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戰略慈善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高度。企業一旦有了這種理念,就會自動將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因為跟自身發展息息相關,戰略慈善一經形成,企業就愿意全身心投入去做,這樣的公益活動也更能持久。”
需要更多“深謀遠慮”的慈善家
其實,在戰略慈善的道路上,我省還有一些企業在默默地進行著一些有益的嘗試。
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是一家資產管理服務的專業化提供商,注冊資本為35億元人民幣。公司業務在不斷發展,如何將回饋社會與公司發展結合起來呢?
2015年,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成立了廈門信托-廈門農商-廈門市慈善總會公益信托。信托資金由廈門信托、廈門農商銀行、廈門市慈善總會共同募集,資金用途為慈善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安老”“扶孤”“幫殘”“助學”“濟困”“救災”等救助項目。為了更好地保障公益信托的可持續運作,該公司在募資渠道上進行了有效拓展。2016年7月10日,“2016牛牛慈善音樂會”在廈門舉辦。扣除支出后,將音樂會門票收入5萬多元全部捐給“樂善有恒”公益信托。截至發稿時,廈門信托—廈門農商—廈門市慈善總會公益信托已支出343298.3元。
公益信托的推出,不僅溫暖著困難群體的心,也幫助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獲得了有愛、有安全感的群眾印象。
在推出公益信托兩年后,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嘗試著在慈善信托上走得更專業。2017年12月29日,該公司成立了廈門信托-重慶園林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慈善信托。該信托為全國首只以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為目的的慈善信托。該信托的初始委托人是重慶中瑞思成古建筑文化研究院,信托資金定額、定向用于初始委托人指定的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項目或從事該事業的專業機構。
“2018年,我司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管理好已成立的慈善項目,積極地開展慈善信托業務。目前,我司與廈門市民政局就精準扶貧慈善信托進行洽談,爭取在年內成立一只以精準扶貧為目的的慈善信托。同時,我司也積極尋找社會上熱心于公益、慈善事業的個人和企業,進一步拓展慈善信托業務的規模和覆蓋面。”廈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自成說。
放眼國內,戰略慈善正得到不斷的探索實踐與推動。
2017年4月18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和國際公益學院在北京聯合召開“中國捐贈百杰與戰略慈善”研討會。該研討會不僅發布了《中國億元捐贈與戰略慈善發展報告》,還發布了“中國戰略慈善典范”等名單。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指出,這些報告和名單的發布,就是要倡導大額捐贈向耐心慈善資金轉變,推動傳統慈善向戰略慈善轉型,為中國培養更多“深謀遠慮”的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