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簡俊暉 彭唯
通訊員 鄂文旅
2025年10月15日至21日,老撾中國文化中心重點合作伙伴代表團來湖北,開啟“知音湖北”文化之旅,“知音湖北”的千年文脈與“瀾滄風情”的獨特魅力交相輝映,續寫了中老友誼新篇章。

親切交流,共敘中老友誼
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邀請,由老撾國立大學語言學院副院長坡賽、全國婦聯培訓中心主任珊、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司副司長坎空、國立藝術學院副院長阿努林、文化和旅游部計劃合作司雙邊處處長提沙瓦等組成的老撾中國文化中心重點合作伙伴代表團一行9人,于10月15日至21日開啟“知音湖北”文化之旅,這是一場跨越山海的相遇,更是一次文明交流互鑒的實踐。
10月15日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羅罡在武漢會見了老撾代表團并出席歡迎晚宴,雙方進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羅罡代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對老撾代表團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湖北作為長江文明重要發源地、楚文化搖籃的深厚歷史底蘊。她指出,湖北享有“千湖之省”“九省通衢”美譽,不僅是內陸開放新高地,也是中國重要的科教、文化和生態資源大省。當前正聚焦“神武峽”和“赤黃紅”兩條主軸,持續打造“知音湖北”文旅品牌,深入推進與老撾等國家的文旅交流合作。希望通過此次參訪交流,與老撾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書寫中老人文交流的嶄新篇章。
老撾國立大學語言學院副院長坡賽代表老方對中方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坡賽副院長曾在老撾駐中國大使館工作近四年,也曾到訪湖北。他深情回憶道:“這其實是我第二次來到湖北,早在2006年,我就曾到訪過武漢。近二十年后故地重游,十分期待。”他進一步表示,此次訪問是落實老中文化合作共識的重要一步,老方期待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了解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化發展成就,為今后雙方在多領域的務實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實地參訪,共促文明互鑒
10月16日,代表團正式開啟“知音湖北”文化之旅。此次行程精心設計,以文化為紐帶,精心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武漢、十堰、宜昌作為參訪地,讓代表團深度領略湖北獨特的山水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武漢,代表團參訪湖北省博物館,于編鐘與楚簡間聆聽歷史的回響;登臨黃鶴樓,于詩詞勝境中感受“白云千載空悠悠”的意境;漫步百年商業街江漢路,在歷史建筑與現代商肆中感受城市的脈動;夜游兩江四岸,體驗光谷空軌,在現代光影和科技中讀懂這座城市的活力。老撾作家戛喬不禁感嘆:“湖北尤其是武漢的城市面貌和現代化發展速度讓我感到震驚。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在武當山,代表團穿行于云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于紫霄宮前,體味武當文化的深邃底蘊;在金頂上,感受武當山的雄偉和中國人民的建筑智慧。老撾國立藝術學院副院長阿努林感嘆:“黃鶴樓與武當古建筑群所蘊含的東方美學,與老撾文化遺產遙相呼應,讓我們深化了對亞洲文明共通性的理解。”
在宜昌,代表團瞻仰屈原故里,親身感受穿越千年的家國情懷;遠眺三峽大壩,無不折服于現代工程的磅礴氣勢和中國人民的高超智慧。老撾文化與旅游部官員提沙瓦動情地說:“這些天的所見所感,讓我們更加確信,湖北人民的真誠友善,就像老撾清香的占芭花一樣,令人難忘;老中友誼早已深植于心,像湄公河水一樣,源遠流長。”

攜手并進,共繪合作新篇
此次訪問,代表團與湖北文旅部門、文博機構等單位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下一步深化文旅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為持續深化鄂老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雙方堅信,這場金秋時節的相聚,既是深厚情誼的見證,更是美好未來的啟航。中老友誼的薪火,必將在新一代的攜手同行中傳承不息,熠熠生輝,在歷久彌新的傳統友誼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推動文旅項目創新發展,促進藝術精品互鑒交流,加強非遺保護經驗共享,深化青年一代往來互動,讓“知音湖北”與“瀾滄風情”在新時代的交流合作中迸發更加絢麗的光彩,為鞏固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據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2025年與老撾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對口合作,雙方全年開展了系列文旅交流活動,先后聯合舉辦了“歡樂春節——知音湖北·遇見老撾”主題演出暨非遺展演活動、“中國故事”講座和民族舞器樂培訓、“茶和天下——湖北與萬里茶道”主題圖片展、“放飛夢想·中老少兒畫展”等多場文旅交流活動,下一步還將持續深化湖北與老撾的文旅交流合作,譜寫中老友誼新篇章。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