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0月3日電(記者 董小紅)參觀博物館、體驗國風古韻、到古鎮看“百米竹龍”……在成都,國慶假期里,“傳統文化游”已然成為過節“頂流”。
誰說假日旅行一定要“特種兵式”打卡?這個國慶,成都市文化館集結全市10余個老茶館,推出“泡茶館 過雙節”老茶館文化體驗活動,數十場“茶香+藝術”的混搭玩法,帶領市民及游客解鎖“最成都、最安逸”的假日打開方式。

成都街頭的民樂表演。新華社發
成都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及游客在“泡茶館”的同時,還可以參與豐富的非遺手工體驗活動,包括手工香囊制作、川劇臉譜繪制、中式禪意插花、傳統茶道表演等,讓大家在茶香中追尋時光里的匠心巧思。值得一提的是,茶館里還特別推出了“茶話弄”演藝活動,將脫口秀、相聲、評書、金錢板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起來。
在成都,與千年文明“對話”的文博游成了市民及游客的熱門選擇之一,眾多文博場館化身“文化磁場”,讓市民及游客沉浸式體驗歷史與文化的交融之美。
為讓活動兼具美學價值與文化內涵,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特別規劃了多條特色拍攝路線,串聯梅園、蘭園、扇葉亭、花徑紅墻等核心景點,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盛唐氣韻與詩歌文化的雙重魅力。據了解,該活動還與“夢回洛陽——唐代東都文物精華展”“廣廈十二間”非遺市集等形成聯動,可一站式體驗觀展、換裝、逛市集、品唐味的盛唐文化之旅。
“既能體驗古代服飾,又和園林景致有機結合,真是不虛此行?!眮碜晕靼驳挠慰蛷埼钠甯袊@道,在杜甫草堂,旅游出片和感受文化可以一舉兩得,“玩得有文化,拍得又出片”。
在成都西村大院,“潮玩西村·古韻文廟”雙城文化節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關注。走進西村大院非遺文創市集,仿佛進入非遺展品長廊,中江掛面的柔韌細膩、綿竹年畫的絢麗色彩……30個四川德陽非遺展位在竹林掩映下,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場景。

成都西村大院的非遺文創市集。新華社發
記者了解到,成都與德陽共同打造的雙城文化節,不僅促進兩地文化資源的雙向流動與深度融合,也讓兩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交織生長。
作為成都的“城市會客廳”,寬窄巷子推出了“寬窄院巷 家國萬象”文化科技展、“跨越76年的對白”皮影互動、“盛世華年”沉浸式光影秀等豐富的文化活動,古韻與新潮在此共鳴。
國慶期間,位于成都邛崍市的平樂古鎮以其獨特的川西民俗風情和豐富的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古鎮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走進平樂古鎮,節日期間每天下午除了民謠彈唱和川劇變臉,還有身著漢服的演奏者演奏琵琶、古箏,悠揚樂聲與古鎮的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夜幕降臨,平樂古鎮的“百米竹龍”點綴著數百盞七彩LED燈,在月光與古鎮燈火的映照下巡游,呈現“魚龍共舞”的盛景。

平樂古鎮的“百米竹龍”巡游活動。新華社發(楊柳 攝)
成都邛崍市平樂鎮旅游發展辦公室主任陸舜鴻介紹,為了給市民及游客更好的旅游體驗,平樂古鎮以“千年魚龍舞”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傳統文化活動,融合炫彩竹龍巡游、川劇變臉、民謠音樂等10余種演出場景,為大家打造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以書為媒,在數字光影中重逢經典;如夢似幻,紅樓人物仿佛近在眼前……在成都市東郊記憶園區,《錦官入夢·蜀韻紅樓》數字藝術展則通過數字技術還原《紅樓夢》中的場景,為市民及游客開啟多彩瑰麗的“時空穿梭”之旅。

成都市東郊記憶園區的《錦官入夢·蜀韻紅樓》數字藝術展。新華社發
“節日期間,通過融合潮流、藝術、音樂、展覽等元素,我們借助工業遺址的空間特色,通過場景煥新與跨界互動,為市民及游客提供有特色的假日文化體驗?!背啥紪|郊記憶園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