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徐穎 陸緣 孫婷婷 胡長幸
攝影記者 李輝
今天,你以怎樣的方式,度過國慶節?武漢人的國慶節是這樣過的。
10月1日上午9時,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一場融民族精神、荊風楚韻、非遺瑰寶、時代潮流于一體的花車巡游,23臺花車和表演團隊熱動一座城。


從氣勢恢宏的“河山錦繡”到底蘊深厚的“楚風漢韻”,從新潮澎湃的“非遺國潮”到童趣盎然的“動漫萌寵”,再到活力四射的“全球狂歡”,六大主題方陣與湖北各市州花車隊伍帶來精彩的表演,奉獻給八方來客。
本次巡游方陣以“6+16”結構展開:前六臺主題花車統領全局,后接湖北兩大文旅主軸“神武峽”“赤黃紅”及14輛地市州花車,形成立體的敘事格局。各花車方陣匠心獨運,將最地道的中華文化遺產與最前沿的潮流元素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打造出眾多意想不到的“神仙混搭”場景:
“河山錦繡”方陣中,被譽為“中華戰舞”的廣東潮汕英歌舞將與豪邁奔放的陜西安塞腰鼓同臺飆藝;來自雪域高原的山南藏戲與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史詩《十二木卡姆》天籟和鳴,五十六個民族的盛裝華彩,共同織就“中華一家親”的壯麗畫卷。
“楚風漢韻”方陣將集中展示金鳳展翅的靈動、編鐘列陣的雄渾,奏響楚文化的浪漫與磅礴。《鳳舞楚天》的莊重華美、武當太極的剛柔并濟、神農架梆鼓的遠古回響、《知音號》的民國風情以及土家歌舞劇《西蘭卡普》的民族情懷,讓觀眾沉浸式觸摸湖北文旅的深厚底蘊。
“非遺國潮”方陣化身傳統與現代激情碰撞的文化實驗室。漢服同袍的風雅集會與泉州簪花圍的漁女風情交相輝映,社火高蹺的民間狂歡共舞川劇變臉的瞬息莫測,與“長安十二時辰”“大唐不夜城”的盛唐氣象展開古今對話,讓沉睡的文化基因在潮流中蘇醒。



8時許,武漢光谷高新大道光谷空軌站下,不少來看花車巡游的游客揮舞國旗,爭相和光谷空軌合影。
當日活動雖然是9點開始,但不少市民已經早早抵達光谷。上午8時許,光谷四路地鐵站已經來了大批市民。他們搖動著紅旗,等待花車游街。

通往光谷活動地點的11號線人也不少,大批市民正趕往見證這一刻。很多市民抱著孩子說,“去看花車咯!”
地鐵11號線中有市民從古田、南湖、廣埠屯等地趕來。從古田過來的一位吳女士說,早上六點就起來了,“煙花還經常可以看到,花車巡游難得一見。”11號線行至關山大道時,已經擠不上去人了。
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2025“河山添錦繡——文旅IP城市大巡游”,車輪滾滾,構成一幅流動的“江城錦繡圖”。
演員們神采奕奕,舞步鏗鏘,傳統楚風與現代科技在此刻完美交融。


“全球狂歡”方陣引爆長隆樂園的國際演藝與非洲鼓的激情節奏,“動漫萌寵”方陣則化身童話奇境。武漢本土IP“蒜鳥”、全息技術復活的悟空哪吒等國漫英雄,搭配80名萌娃組成的“國漫COS天團”,將瞬間點燃全場大小朋友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