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高校公布《校園3A景區建設規劃方案征集比選公告》,要求將學校打造成3A級景區。(8月3日《廣州日報》)
不少大學校園本來就是風景名勝,但刻意提出把校園打造成景區的大學,卻是聞所未聞。就拿武漢大學校園為例,每年盛開的櫻花吸引游客無數,每到櫻花盛開的季節,甚至會向游客收取門票,不知道四川這個高校是不是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大學風景好,有人參觀,這未必不是好事。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把校園打造為景區。大學作為獨特的文化機構,其首要功能還是“教書育人”,而不是供游人觀賞。若高校的負責人只是從游客的觀賞中看到了“商機”,就有不務正業之嫌,大學不是不能“賺錢”,但“取財有道”很重要。
一所大學為人熟知,關注點本該是學校的學識和培養,作為一所高校其核心功能,歷來是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作為學校能給師生提供一個寧靜優美的生活、學習環境,也就夠了,已盡到本分,再想要打造什么某A級景區,那就是用力過猛,且還用錯了方向
實際上,能夠成為景區的高校也都是依托學校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蘊而聞名,沒有文化的積淀,再精致的建筑,再好美的風景,也不過只是一種吸睛的手段。
最后,筆者想套用句唐詩人劉禹錫《陋室銘》里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大學要想成為景區,也得是有名師和人才才行。
作者: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