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手機點單的市民與排長隊的市民形成對比
長江網6月15日訊(長江日報記者 孫珺 趙歆)“我早上六點多鐘就來了!”6月15日中午11點多鐘,武昌司門口曹祥泰門口,終于排到長龍隊伍前面的陳姓老人一口氣買了20斤綠豆糕。
而在另一側的小窗口,一位30多歲的男士拿著手機,點了幾下。只見曹祥泰的店員舉起一個小機器對準手機“滴”一聲輕響,隨即將早已經裝袋好的五盒綠豆糕交到這位男士的手里。眼看著這個后到的顧客只花2分鐘不到就完成了購買,排著隊的顧客中,有一些按捺不住開始追問店員。
新零售、智慧零售來襲,武漢的老字號在端午節這個點,顯得更加引發關注。各種技術手段的加持,似乎還沒有影響到老字號的核心,甚至還出現“陣營分化”,有的老字號堅守傳統經典口味,變革派則迅速轉變玩法。
曹祥泰接入手機點單引發“爭議”
原來,前述在曹祥泰小窗口取貨的這位男士通過口碑App提前點好了綠豆糕,并且預約了到店時間。到店后,他用App顯示的取餐號直接領取,無需排隊。“有點意外,這次不用排隊。”這位男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和很多武漢市民一樣,每年臨近端午,他的父親就會催著他到店買糕,每次至少要騰出半天來排隊,之前還找過“代購”。“沒想到最近曹祥泰居然接入了手機點單的功能,還可以人未到先點單。”
不過這一舉動,引發了旁邊隊伍的不滿。一些排隊了四五個小時的市民憤憤不平,為何他們不排隊?長江日報記者觀察,排隊的市民年齡基本在40~60歲之間,最大的一位103歲,從家里坐公交車來買綠豆糕。大多數老年人,還不會使用支付寶里稍顯復雜的功能。
“今年第一次開始嘗試,所以會有一些人不適應,慢慢的,會有更多的人接受這種快捷的方式。”曹祥泰銷售負責人盧煬嵬說,“老人實在搞不會,子女可以代勞。”
年年端午,并不享受門口排長隊的曹祥泰董事長盧耀武說,接入手機點單主要是想緩解門前排隊帶來的安保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那些年因排隊而流失的老客戶。“綠豆糕出鍋了,我就在線上開放點單窗口,這樣你來的路上,我就跟你包好。”
“端午頭幾天是高峰期,一天,門店排隊可以賣掉1.2~1.5萬斤,手機點單剛上線,這個渠道一天可以賣2000~3000斤。” 盧煬嵬說,因為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現做現賣,一批出爐,要間隔22分鐘。一天的產能最高2萬斤,所以,旺季供不應求,產能不足是最大的問題。
與新零售搭界后,旺季的產能依然是問題。“現在一線的生產員工20多人,爐子有三個,不停轉。”他說,確實在考慮擴大產能。
然而,淡季的時候,曹祥泰門口不排隊。一年做5、6、7三個月綠豆糕生意的曹祥泰,平時也銷售喜餅、月餅、京果酥糖,但名氣沒有綠豆糕這么響。未來,希望可以通過手機點單功能,以及大數據分析結果,根據人群喜好研發新品,合理分配店里的服務人手,騰出手來生產,真正做到提效。
綠豆糕配方到底變不變
老字號“陣營分化”
盡管紛紛搭上新零售的快車,老字號的態度卻不一樣。
“配方上百年幾乎都沒有變。”曹祥泰總經理盧耀武認為,傳統綠豆糕對于武漢市民是一種記憶,老口味不能丟。曹祥泰相當“傲嬌”,傳統的紙包裝,綠豆糕也是一塊塊緊緊挨著,從紙包裝里浸出的油也頗有老感覺。
他認為,曹祥泰一直用的是傳統配方,堅持自己采購豆子,自己加工制作,綠豆采用口味俱佳的本地、河南或陜西綠豆。這些配方、工藝、方法背后保留的,既是一種品質的保證,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比如,曹祥泰的綠豆和紅豆的配比就一直堅持5:5,一直沒有變過。“老師傅手工制作,按壓餡料的力度都有講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得出來的。”就算以后擴大產能,也不會改變傳統的手藝和做法。“經典就是經典。”他很堅持。
已經通過網絡賣全國的揚子江則做出了一些改變。綠豆糕以赤豆為芯、綠豆為表。添加的也不是普通的白砂糖,而是綿白糖,是用白砂糖熬制,再打成粉,綿白糖的顆粒小,水分多,吃到嘴里就溶化。“綿白糖甜度大于蔗糖,可以少放一點,減少熱量。”揚子江人士說,迎合健康需求是當下的大流,所以,每年在保證綠豆糕大配方不變的情況下,油和糖的比重會下調。
同樣開出網上旗艦店的冠生園綠豆糕,今年也進一步降低了糖和油的比重。“通過工藝的革新手法延長保質期,而非用糖。”冠生園人士說,網購的多是年輕人,這樣一來,年輕人品嘗的明顯增多。
年輕人顏值和口味要兼得
各種炫酷端午食品奪人眼球
對追求潮流的年輕人來說,節令食品也要顏值和口味兼得。在星巴克等西式連鎖品牌,粽子變得更加小巧時尚,包裹著水果等各式餡料,不僅顏值高,口感也十分冰爽,適合夏天食用。本土品牌仟吉也下足功夫研制端午食品。今年的芝士流心綠豆糕在網上人氣頗高,把傳統的豆沙餡換成了年輕人喜愛的芝士,很多食客買回來拍照發朋友圈“打卡”。該品牌粽子則是用紫薯、紅曲、黃米等做成不同顏色,十分講究顏值。
老字號五芳齋,這個端午網紅粽成功吸粉。五芳齋品牌與公共關系總經理劉岳介紹, 90后、95后漸漸在消費市場上成為主力軍,五芳齋會根據大數據以及客戶群的需求來調整我們的產品包裝設計、口味、規格等。
今年端午,五芳齋迎合當下年輕化消費群體的需求,還推出了藤椒牛肉粽、北蟲草黑豬肉粽等酷炫的口味。
“如今,五芳齋基本上沒有淡旺季的概念。”除了在口味上與包裝上與技術上的創新,劉岳介紹,以老字號以往旺季特別旺,淡季則較少人關注的情況通過策劃也形成了“淡季不淡”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