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29日訊(見習記者劉崢 通訊員王璐)9月29日,蔡甸區召開2017年秋冬漁業開發現場推進會,30多位漁業養殖者交流“稻+6”綜合養殖經驗。據了解,今年秋冬季節該區將在上萬畝稻田推廣多種水產共養模式,并調整水產品上市時間,帶動江城小龍蝦錯峰上市。
據了解,今年,武漢水產品市場總體向好,小龍蝦銷售異常火爆,養殖戶利潤空間增大。以前,市郊稻田套養多為“水稻+小龍蝦”的“稻+1”模式,品種相對單一。蔡甸區農委負責人介紹,水產市場機遇巨大,今年該區漁業開發將新增稻田綜合種養面積10000畝,改造魚池4000畝,調優養殖品種模式6000畝,將引入稻鱉、稻鰍、稻鱔、稻蟹、稻蛙等五種模式,避免小龍蝦養殖一哄而上,造成養殖戶利益受損。
“今年小龍蝦供不應求,銷售高峰期每斤曾達40多元,但蝦價波動幅度大,最低時每斤不到20元”。武漢小龍蝦協會負責人陳忠生認為,近年小龍蝦日益成為市民喜愛的美食,但農民往往跟風養殖,集中銷售,賣不出好價錢。今年蔡甸區秋冬漁業結構調整,有望促進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更加科學,明年小龍蝦市場供應將更加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