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以來,寶雞市聚焦突出問題,靶向施力、精準施策,全面排查整治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力提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壓實責任,抓好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市縣兩級工作專班分層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題培訓,對全市1028名學校食品安全負責人進行集中約談,與全市30所大中專院校、456所大中小學校、480家幼兒園食堂、58家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4家校外供餐單位均簽訂了食品安全承諾書,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各類學校及食堂承包企業主動對標對表,圍繞食品安全制度建設、設施設備維護、有害生物防制等重點環節,抓好自查自糾,共排查問題、隱患172個。針對發現的隱患問題、多發區域和頑疾詬病,統籌研究部署,細化落實措施,抓好問題整改。采取縣區自查、縣區互查、跨市交叉檢查、市縣聯合督查等方式,督促整改問題371個。
二、強化監管,增強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強化屬地管理責任落實,督促各級包保干部履職盡責、發現問題實時反饋、問題整改到位。指導全市79家學校食堂和經營企業配備“雙總監”,并抓好履職監督,防止出現“一配了之”“只配不管”等情況。出臺《校外托餐機構監督管理指導意見》,將校外托餐機構納入食品經營和小餐飲監管,按照風險分級評定,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加大抽檢力度,將學校食堂納入全覆蓋抽檢范圍。全市966所學校食堂全部接入“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邀請家長委員會、網絡媒體、人大代表等,積極參與校園食品安全開放日、餐飲安全“你我同查”等活動。對外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和信箱,已受理投訴舉報信息3起。
三、科技賦能,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監管水平。實施“AI+”鼠患治理,全市400多路攝像頭對196所學校食堂實施AI抓拍,對11種風險隱患實現抓拍、推送、整改、審核閉環管理,已利用AI抓拍處置鼠患14起。在全市學校食堂大力推廣電子擋鼠板,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并舉。實施“數字+”風險防控,探索利用移動物聯網技術對送餐車運行路線、送餐時間、食品溫度、實時視頻等重要信息實時歸集,進一步消除校外供餐監管“盲區”。目前全市4家校外供餐單位正在建設全流程可視化監管。推行“信用+”人員管理,為860余名學校食品安全人員、從業人員建設個人信用檔案,著力構建校園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