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阜陽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踐行“一改兩為”要求,緊扣“兩個責任”主線,以開局即沖刺的姿態,集成發力推動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打好底、開好局、起好步。
抓工作謀劃,促推進有序。認真謀劃年度工作要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以“做深做實工作”為導向,明確工作目標、措施、進度安排和責任單位,確保重點工作落到實處。認真謀劃年度創新舉措,以“發揮首創精神”為導向,結合工作實際,推出1項“在全省、全市具有首創性、能夠有效提升監管效能”的工作措施,承擔1項重點產品提升計劃,確保年度監管有創新。
抓隱患排查,促整治有力。結合各縣市區不同實際,有針對性的制定2023年度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隱患清單、重點產品整治計劃和重點整治區域,著力推進企業和小作坊常態化規范提升。突出白酒、糕點、炒貨、糧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等節令食品和大宗食品,以生產環境衛生、添加劑使用為重點,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A、B類食品生產企業、風險隱患較多的企業開展飛行檢查,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同時,時刻關注食品安全輿情,妥善做好應急處置。
抓機制完善,促考核有質。健全完善監督檢查有效性考評機制,嚴格規范“安徽省食品綜合監管平臺”使用,明確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一季度對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檢查覆蓋率要達到25%,檢查問題發現數每家不少于3個,整改按時間要求及時上傳平臺,“一企一檔”隱患清單動態調整并及時上傳平臺,按月通報排名情況,按季通報工作情況,并納入年底考核。大力開展全覆蓋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查考核,確保一季度考核率不低于30%。
抓責任落實,促履職有為。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嚴格執行“謀發展必須謀安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保民生必須保安全”原則,加強食品安全宣傳,鼓勵各地出臺支持政策和舉措。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監督指導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完善與企業規模、食品類別、風險等級、管理水平、安全狀況等相適應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明確一季度實現20%的企業落實該制度的目標。
抓追溯體系,促監管有效。確定12家規模較大、管理水平較高的食品生產企業作為2023年食品生產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重點推進單位,指導建立生產全過程記錄制度,按照追溯指導意見要求,制定驗收標準并組織驗收。對2018年以來已建成追溯體系的企業開展“回頭看”,驗證追溯體系建設成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企業追溯體系長期有效運行,不斷提升監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