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是世界糧食日,廣州市發改委(糧食局)、市農業局、市教育局、市科創委和市婦聯在廣東迎賓館聯合舉辦2018年世界糧食日宣傳活動啟動大會。
會上,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糧食工作分管領導、市儲備糧管理中心主任郭志健在介紹,廣州作為糧食主銷區,糧食供需保障壓力大,保價穩供任務重,“廣州必須貫徹落實好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推動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為“努力實現零饑餓”
“世界糧食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以自己的創建日(10月16日)確定的世界性紀念日,目的就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活動現場,廣州市發改委(糧食局)組織了市內大型的糧食企業開展“放心糧油優質產品”現場推介活動,向市民展示了全市“放心糧油優質產品”企業的品牌產品,并公布了今年廣州市“糧安之星”的名單。
在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期間,廣州市發改委(糧食局)將會同市農業局、市教育局、市科創委和市婦聯等單位組織有關進農戶、進學校、進社區等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網絡文章推送、有獎互動等形式,普及糧油存儲、膳食平衡、合理營養等方面常識,宣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科普知識,讓群眾進一步認識節糧減損的社會重要性。
拓展優質糧源滿足消費需求
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糧食局)處了解到,去年廣州市全市消費糧食842萬噸(原糧計,下同),與2016年相比略有回落。其中,城鄉居民口糧消費319萬噸,占總消費量38%,主要以稻谷和小麥制品為主,比如大米和面粉;工業用糧(包括飼料、制酒、食品加工等)消耗糧食523萬噸,占總消費量62%,主要以玉米、雜糧、大豆等品種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廣州本地自產糧食27萬噸,僅占比3.2%。近年來,隨著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城市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廣州對糧食產品的消費需求更趨多元化、品質化。從掌握情況來看,目前市面大米的消費以中高端產品為主,秈米、粳米的消費比例約7∶3,大米和面粉消費比例約8∶2。
廣州市發改委(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全市的糧源結構以周邊省份、東南亞地區、部分省內產區來源為主,“我們有意拓展一些優質糧源,比如說根據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將繼續完善與齊齊哈爾市對口合作,努力搭好服務平臺,引導兩地糧食企業尋求多渠道、多形式的產銷對接和貿易交流,利用產區和銷區的優勢互補,形成產、購、儲、加工和銷售的產業鏈,造福兩地經濟,促進糧食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