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遼寧省本溪市高度重視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認真部署、多管齊下,對學校周邊“小飯桌”亂象進行了有力整治。
建立食品安全隱患清單 健全和完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校外托餐機構監管檔案,通過監管檔案和監督檢查,列出食品安全隱患清單,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對清單中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的餐飲單位依法依規處理并通報有關部門。通過建立食品安全隱患清單,全面落實問題導向機制,不斷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開展“兩檢查”,即專項檢查和飛行檢查 今年上半年,本溪市食藥監局組織開展了春季學校食堂及其周邊餐飲單位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實現了對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全覆蓋監督檢查。重點檢查了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資質證、食品安全制度落實情況、食品安全管理員配備情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原料采購、儲存、加工、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在檢查過程中,監管人員要求學校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認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隱患督促學校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立即整改,對整改結果及時進行復查。組織執法人員不定期對縣(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監管情況和學校及校園周邊餐飲單位進行隨機抽查,上半年開展飛行檢查4次,監督檢查餐飲單位4戶,并將檢查結果向有關部門通報。通過專項檢查和飛行檢查,既督促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又督促餐飲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操作規范,切實增強了監管部門責任意識和餐飲單位自律性。
形成“三共享”,即餐飲許可發放、食品隱患清單、監督檢查結果共享機制 定期將掌握的校外托餐機構許可發放情況、食品隱患清單、監督檢查結果向教育主管部門和綜合執法等部門通報,使各行政部門能夠準確掌握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狀況,能夠在各自職權范圍內采取措施,齊心協力確保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
實行“四公開”,即許可發放、量化等級、檢查結果、加工過程公開制度 每學期開學前通過網站、市級新聞媒體及專報等將校外托餐機構許可獲得情況、量化等級評定情況和監督檢查結果公開。上半年,在本溪市食藥監局網站及本溪日報對全市173家獲得許可資格的校外托餐機構進行了公示,引導學生到食品安全狀況好的餐飲單位就餐,合理消費。通過市場競爭手段,使無證經營企業和衛生條件差的餐飲單位自然淘汰,從而保證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