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發生的洪澤湖魚蟹死亡事件,安徽省環保廳昨日發布消息稱,目前省環保廳正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江蘇省有關部門展開調查處理。根據初步調查結果,此次事件是在“摩羯”“溫比亞”臺風影響下,皖蘇豫區域出現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自然洪災導致。經排查,埇橋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出水無超標現象、無工業污染源違法排放廢水行為,新汴河宿州市境內也沒有工業企業入河排污口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入。
據悉,8月25日起,受強降雨影響,上游污水匯入洪澤湖,事發區域水質惡化,出現大量魚蟹死亡現象。
洪澤湖事發區域匯水主要來自新濉河和新汴河,其中,新濉河源自我省宿州市,主要支流奎河和運料河源自江蘇省徐州市,新汴河同樣源自宿州市,上游有淮北市沱河和蕭濉新河來水。經排查,新濉河流域宿州市境內工業污染源只有埇橋經濟開發區,園區建有完善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埇橋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運行正常,出水無超標現象,無工業污染源違法排放廢水行為。新汴河宿州市境內也沒有工業企業入河排污口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入。
根據國家自動監測站監測結果顯示,8月1日至12日(汛期前),新濉河、新汴河出境水質為Ⅲ類,奎河入境水質為Ⅴ類。新濉河自8月14日起、新汴河自8月19日起水質為劣Ⅴ類,主要超標因子為溶解氧。奎河自8月14日起,水質為Ⅴ類至劣Ⅴ類,主要超標因子為溶解氧和總磷。
8月30日起,皖蘇兩省開展聯合監測,監測頻次為1日1次。聯合監測結果顯示:新濉河、新汴河出境水質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8月30日至9月4日,奎河入境水質為劣Ⅴ類,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運料河入境水質為Ⅳ至Ⅴ類;新汴河境內及出境水質均為Ⅳ類;新濉河境內水質為Ⅳ~Ⅴ類,出境水質自9月1日起由Ⅴ類好轉為Ⅳ類。
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初步分析,此次事件是在“摩羯”“溫比亞”臺風影響下,皖蘇豫區域出現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自然洪災導致。暴雨區域發生大面積嚴重內澇積水現象,地表、農田、溝渠內生活垃圾及部分秸稈浸泡產生的面源污染等集聚,后經洪水沖刷,隨支流匯入湖體,導致洪澤湖水體溶解氧過低。其次,由于強降雨后各河道水位快速上漲,超過歷史上最高水位,因防洪需要提閘泄洪,洪水沖刷河道中含耗氧有機腐殖質的淤泥,加劇了水體溶解氧下降。
據悉,安徽省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江蘇省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按照與江蘇省會商情況,組織宿州市環保局與宿遷市環保局、徐州市環保局做好水質聯合監測和沿河污染源排查;在前期相關市、縣、區污染源初步排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區域內的工業污染源排查。同時密切關注水質狀況,強化環保、水利、農業、住建等部門聯動協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強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畜禽污染治理,完善鄉鎮集中式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質,繼續保持新濉河、新汴河出境水質優于入境水質。
此外,省環保廳還將會同水利、農業、住建部門指導宿州市加強與徐州市、淮北市、宿遷市進一步完善機制,加大聯防聯控力度,加強污染治理、聯合執法、聯合監測,科學調控閘壩,避免造成下游水產養殖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