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農業質量年工作,海東市重點圍繞“五個突出”,以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為著力點,高起點、高目標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啟動農業質量年行動。
突出產業結構調優調強。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馬鈴薯、油料兩大優勢作物和以紫皮大蒜、樂都長椒、循化線椒為主的十個特色品牌種植面積占總播比重的85%以上。三元結構糧改飼面積140萬畝以上,占播種面積的44.58%,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4.97%,較十二五末增長0.85個百分點。在糧食穩定發展的同時,經濟作物發展速度加快,蔬菜成為20億元的大產業,在種植業增加值中占到57.2%。
突出標準化生產示范引領。堅持優質、安全、綠色為導向,持續加大力度狠抓農業標準化建設。圍繞海東十個特色優勢產業和富硒特點,全市制修訂地方標準68個;累計建成蔬菜標準園54家,水產健康養殖場17家,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19個;建成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處15萬畝,“三品一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42.56萬畝。
突出綠色防控和種養殖污染治理。加快轉變病蟲防控方式,大力推行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逐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36萬畝,發放施肥建議卡17850萬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38%以上,推廣耕地休耕3萬畝。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全膜雙壟栽培旱作技術推廣面積99.5萬畝,積極推廣滴灌、微噴灌高效節水灌溉4萬畝。認真開展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畜禽污染防治工作,禁養區劃定6617.96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49.65%,關停養殖場148家。
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環節監管。切實加強源頭治理,積極開展農藥、“瘦肉精”、生鮮乳、獸藥抗生素、農資打假、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三魚兩藥”七大專項治理行動。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987人(次),檢查農資經營門店715個。累計查處各類案件11起,罰沒金額達0.91萬元。認真開展各類農畜產品的產地抽檢。截至目前,累計抽檢1373批次7627個樣,抽檢合格率97.5%以上。
突出系統內互聯互通與制度執行。通過規范標準化生產、農藥監管、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監管、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處置等方面細化監管職責,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有效堵塞監管漏洞,切實做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環節的相互銜接與工作協同,杜絕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防止資源浪費,確保監管工作落到實處,為深化全市農業質量年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