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受理一起向老年人以免費旅游、假冒名醫專家、虛假檢測等手段高價推銷保健品的特大團伙詐騙案,受騙人數數千人,涉案金額達千萬元。該院共受理移送審查批捕36人,已批準逮捕31人。目前,該案正處進一步偵查之中。
2002年,蘭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授權武漢一公司生產了一種名為“同健牌益壽泰膠囊”(覆膜365)的保健品,主要用于延緩衰老、抗突變。據了解,該產品的生產成本為一瓶8.4元左右。
2011年,張某某夫妻在南京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獲得了該產品的經銷權,開始陸續在全國各地成立旅游基地平臺,招商售賣該保健品。
自去年11月以來,經張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排,由犯罪嫌疑人趙某某作為公司覆膜365產品總監,犯罪嫌疑人錢某某作為平臺主任,伙同犯罪嫌疑人袁某等20余人在無錫某度假村成立旅游基地,以“慈善基金會”、“愛心工程”提供免費旅游的名義,招攬、物色一些老年人帶到基地,后通過公司安排犯罪嫌疑人王某、沈某某、丁某某等9人假冒大醫院專家身份,取得被害人的信任,采用虛假宣傳產品功效、虛假體檢、分析及診斷等手段,誘導被害人以每瓶415元的價格購買覆膜365保健品。
據悉,張某某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無錫銷售平臺在無錫某度假村建立,公司招商人員通過電話營銷的方式聯系全國各地的養生館、保健品商店,通過發展經銷商的方式,吸收這些養生館的客源為自己的客戶,通過這些經銷商,向老年人宣傳可以參加免費兩天一夜旅游,將老年人帶到度假村。
之后,有部分被害人發現該產品存在夸大宣傳等問題,發覺自己被騙后報案,遂案發。
今年4月27日,66歲市民老王接到了自己常去的一家養生館銷售李某的電話,李某稱近期有一次無錫免費2日游的機會,詢問老王是否愿意參加,老王一聽是免費便欣然前往。到了度假村,有工作人員帶隊逛了附近的景點,然后組織大家做了一些互動游戲,期間還會穿插贈送一些小禮物,吃過晚飯之后,便開始由自稱來自北京大醫院的醫生給大家進行癌癥講座。該平臺的總監趙某某說,為了讓老人放下戒心,取得他們信任,所以不能一上來就開會講座,互動更容易和老人熱絡起來。
癌癥講座一開場,主持人就會給大家介紹這次有幸請來給大家會診的北京大醫院的名醫。而事實上,這些名醫通常都是冒牌的,全靠公司的背景包裝。比如平臺的名醫之一小汪。小汪中專學的是辦公自動化,做過手機銷售,完全沒有醫學背景。應聘到平臺當講師后被包裝成為了“中科院研究員”。
“領導說包裝了這樣的身份會增加顧客的信任度,增加顧客購買產品的可能。”小汪交代,自己在平臺的身份包括名字都是假的,平臺的其他專家也都和自己是一樣的情況,年輕些的是研究員,年紀大一點的就是北京各醫院抗癌方面的專家。
講座結束之后,工作人員會安排老人們進行“一滴血檢測”,宣稱這是某位“專家”發明的方法,就只需要在手指上戳一下,取一滴血,連夜送到北京去檢測,隔天一早就能出患癌風險的結果。老人們拿到報告給“專家”分析后會告知患癌風險很高。
“在那種氛圍下,周圍的人都在買,你肯定也不想得癌癥吧,所以大多數老人多少都會買一點。”該產品總監趙某某交代,用專業儀器檢測,連夜送到北京去出報告都是幌子,最后的檢測報告是工作人員根據了解到的客戶職業、收入、病情制作的。最后給客戶看到的報告上,各個數值分別代表客戶各個部位患癌癥的風險,數值是編出來的,其實沒有任何依據。
王女士之前患過乳腺癌,一側乳房切除了,在工作人員處登記了這些信息后,王女士在之后的專家咨詢中,被專家告知報告上癌細胞濃度很高,屬于重度風險,要強制預防,不然癌細胞會擴散。于是專家就給王女士開了一個療程24瓶的用量。王女士一開始聽說藥價高有些猶豫,專家立馬表示可以為王女士申請“慈善基金補貼”,于是王女士將身上僅有的100元付了定金,剩余的錢由帶她來參加活動的經銷商墊付。第二天回家后,經銷商小李來給王女士送藥,王女士將剩余的九千多元給了小李。
詐騙老年人養老錢,無良商家“套路”很多:他們常扯上國家“惠民工程”“政府補貼”等光鮮旗號,假借境內外著名醫藥科研院所、基金會、行業協會等高大上名頭;頂著專家、名醫、博士、教授、研究員等各種頭銜,打著科技幌子,將其產品標榜為國內重大發明或國際科技領先成果;通過養生講座、專家訪談、有獎聽課、“專家”坐診、免費體檢、免費旅游、家訪送禮、會員優惠、雇托銷售、饑餓營銷等方式,忽悠老年人購買夸大功能的高價保健品。
“正規產品的批號在國家食藥品監管總局的網站上可以查詢,買之前最好能和子女商量一下,讓他們幫忙判斷。購買時注意索要正規發票和聯系方式,收集保留好宣傳資料,一旦自身權益受到損害,可將相關票據、資料等作為維權證據。”檢察官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