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5日-6月3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為期15天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此次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4915人次,檢查企業4692家,排查隱患739條,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509份,立案查處56件,罰款7.82萬元。排查治理的范圍覆蓋食品生產經營所有環節的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和去年以來監督抽檢發現問題的企業。
壓實各方責任 解決突出問題
排查治理工作重點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017年以來食品生產企業體系檢查和監督抽檢不合格企業學校食堂和旅游景區食品經營單位為主,與今年以來飛行檢查、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有機結合,制定了“問題臺賬、分類化解、領導領辦、問題追溯、銷號管理”措施,要求各地認真總結轄區內食品藥品生產經營特點和問題發生規律,以問題整改落實為核心,進一步深化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實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發生。銀川市、石嘴山市在排查隱患時緊扣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寧夏回族自治區60大慶的主要接待地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展開;青銅峽市、永寧縣、賀蘭縣將城鄉結合部無證無照、環境條件差的“小作坊”風險排查納入中央環保督查組“回頭看”整治范圍;吳忠市將學校食堂作為重中之重,狠抓餐飲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落實和發現問題整改;固原市緊密結合3月1日起施行的《寧夏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經營店和食品小攤點管理條例》宣貫工作,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督檢查。
督查到邊到腳 狠抓問題整改
6月25至27日,自治區局6名局領導帶隊組成6個督導組,對2個地級市12個縣(區)日常監管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了為期2天的“回頭看”督查,每個組督查隨機抽取不少于25家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在現場督查中看到,旅游景區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餐飲和食品銷售網點都統一張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制定印發的《寧夏旅游景區食品銷售日常管理暫行規定》和《寧夏高速公路服務區食品銷售日常管理暫行規定》,旅游景區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餐飲單位全部做到了持證經營,全部實施了“明廚亮灶”,食品留樣和索證索票制度普遍執行較好。對督查發現的問題,自治區局以《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突出問題“回頭看”督查通報》形式向各地進行反饋,督促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限時整改。對嚴重問題隱患,向所在地市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整改督辦通知書,實行掛牌督辦,并責令問題企業立即整改。根據2018年上半年食用植物油塑化劑專項整治及風險監測暴露出的問題,自治區局于6月29日組織由5個地級市局、10個縣(區)局、23家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參加的問題產品生產企業專題約談會,通報2018年食用植物油塑化劑風險監測情況,邀請專家進行風險分析講解培訓,提出了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風險防控要求。
自治區局將在今年下半年繼續開展地產食品和藥品全品種、全過程的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企業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培訓,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加強內部管理上狠下功夫,做到經常培訓法規標準,經常檢查制度落實,經常整改存在問題,夯實企業管理基礎,積極主動排查隱患,防控風險。高度重視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定期對風險隱患進行排序,進行分析。特別是對同一產品、同一企業多次發生的問題,緊盯不放,一追到底,切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