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女士因盲目服用不合格保健品治療便秘,造成肝、腎功能嚴重損傷,被送往醫院救治。
31歲的張女士有便秘史,因連日加班,壓力增大,飲食不規律,便秘更為嚴重。朋友為張女士推薦了一種進口保健品,稱該保健品不但能治便秘,還有美容、減肥、排毒等多種功效,并稱自己服用的效果非常好。
于是,張女士經朋友從微商處買了一個月的量來服用。誰知一個月沒到,她就出現了乏力、易疲勞、食欲不振、肝區不適、雙腿部腫脹等種種不適。
在襄陽市中醫醫院檢查顯示,張女士肝、腎功能損傷。結合張女士近一個月的保健品服用記錄,醫生初步判斷是該藥物引發,建議住院觀察治療。
醫生對張女士服用的保健藥品進行檢查,發現所謂的進口保健藥全是外文包裝,既沒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更沒有進口保健食品“衛進食健字”標識及“批準文號”,是典型的不合格保健品。
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副主任羅亞鋒提醒市民,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的治療作用,應謹慎購買。健康問題要到正規醫院咨詢問診,通過正規渠道治療疾病、購買藥品及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