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天聯合發布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兩項新標準,下月起開始實施。
新發布的《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與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相比,最大的變化在于風險管控思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玉鎖說,兩項標準都設立了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兩個限制。
林玉鎖:主要的考慮還是土壤環境管理的需要,在兩個標準里突出了重點的區域,重點的行業,重點的污染物,以及主要的環境風險,比如說金屬鎘,引起了大米的鎘超標,還有部分地區的小麥的鎘超標,標準制定了之后就抓住了食用農產品的超標問題,規定了土壤里污染物的限量要求。
而新發布《建設用地標準》設定85項污染物指標,基本覆蓋了重點行業污染地塊中檢出率較高、毒性較強的污染物。居住用地,中小學用地、醫療衛生用地等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土壤地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谷慶寶說,明確風險值后,才可分類確定采取隔離、管控、修復等措施。
谷慶寶:建設用地里的污染物如果超過了(風險)篩選值的時候,就認為這個地塊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風險,那就需要進行評估,看看是否會存在不可以接受風險,如果說確實存在這樣的風險,那就需要考慮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