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21日,海南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抽檢抽檢食用農產品、飲料2類產品121批次,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19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
不合產品中,有1批次儋州那大珍成百貨商行銷售的生葵瓜子,酸價(以脂肪計)檢出值為4.4mg/g,標準規定為≤3mg/g。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明顯辨別出其有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生產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等。
另外1批次不合格食品為:海口琳雄物資工貿有限公司龍橋分公司生產的銀珊椰泉牌包裝飲用水(規格:16.6L/桶,生產日期:2018-04-15),銅綠假單胞菌5次檢出值分別為0CFU/250mL、0CFU/250mL、0CFU/250mL、0CFU/250mL、2CFU/250mL,標準規定為5次均不得檢出。
食品伙伴網了解到,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如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者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海南省食藥監局表示,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經采取措施依法查處,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化解風險。并加強對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加大跟蹤抽檢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不合格樣品的核查處置結果將在相關市縣食藥監管局官網予以公示。
相關報道:2018年海南省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第二十三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