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炎夏來臨,氣溫升高,食物易腐敗變質,農村集體聚餐的監管再次成為熱點。連日來,在市食藥監局的帶領下,市政協就港閘、海安的農村集體聚餐管理情況進行相關調研。
惠民餐廳是南通市農村(社區)集體聚餐管理的一個重要載體,目前港閘區內共有24家,節制閘村、龍潭福里等首批6家惠民餐廳已完成提升改造,全面落實登記備案、人員培訓和體檢管理機制。在港閘區天生港街道龍潭村惠民餐廳,調研組看到生加工、熟食區、烹制間等區域劃分清晰,多項食品安全制度醒目地貼在墻上。“衛生做得好,環境不比飯店差,大家吃得也放心。”這是港閘老百姓對惠民餐廳的評價!
2015年7月,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見》。根據規定,一次就餐人數50人以上的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或承辦者會提前一天向當地村(居)食品安全信息員報告;對一次就餐人數在200人以上的,鄉鎮(街道)食安辦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織現場評估,指導整改。據統計,《意見》實施以來,全市農村集體聚餐登記報告超5萬例,備案人員的培訓持證及體檢率達100%,未發生一起農村集體聚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