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銷售的果蔬破損腐爛流入餐桌,或者被當作榨汁原料銷售?為防范市民餐桌污染,5月23日,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全市重點批發市場開展風險排查,朝陽、海淀、豐臺、通州、順義、昌平、房山、延慶等區局對轄區內的共計12家批發市場水果銷售環節進行了全面檢查,暫未發現出售破損及腐爛果蔬現象。
5月23日,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對新發地市場果蔬交易區突擊檢查,現場檢查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精品一區兩家水果商戶。執法人員對經營者的經營資質,食品進銷貨票據、臺賬進行了認真核查,對破損及腐爛水果的處置方式進行了調查詢問。同時,對市場開辦者提出了加強管理,嚴格防控此類問題出現,加強廢棄物管理,及時清理,及時消納。
據了解,北京市12家批發市場每日清理消納破損及腐爛果蔬近3噸,其中新發地市場1噸,全市近90%的水果、近70%的蔬菜供應來自新發地市場。現在有外包裝的凈菜凈果入市較為普遍,果蔬損耗和垃圾已大幅減少。
新發地市場食品辦主任喇肖介紹了市場做法并表示,市場對每一輛貨車都會核查銷售者的證件,產地證明、產品合格證明。同時,市場的管理員也會對商戶進行不間斷巡視,發現腐敗變質的水果,會要求經營者立刻停止銷售。
他稱,市場還建設了一個有機垃圾處理廠,水果腐爛產生的垃圾,市場隨時進行清理,運送到處理廠生化處理后轉化成有機肥料。下一步市場會加大管理員的巡視力度,一旦發現有違規經營腐爛變質水果的商戶,堅決清除出市場。
枇杷批發商戶劉某稱,現在客戶要求都很高,在銷售前會對每箱枇杷進行挑揀,壞果挑出來扔到門口垃圾桶,然后統一扔到市場的垃圾站,市場每天十二點會有人處理。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市場監管處處長李江指出,在檢查中確實發現有的市場開辦方的破損果蔬銷毀臺賬存在著不健全的問題,北京市食藥監局將針對夏季食品的特點,持續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嚴格督促市場主辦方履行管理責任,落實管理制度。同時要求水果批發商戶進一步完善果蔬采購、運輸、貯存、銷售和銷毀臺賬制度,加強自查,嚴格執行損耗果蔬的處理制度,防止腐爛變質的果蔬流入下一環節,全力保障首都市民“果盤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