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消息,“僅兩個月內,奧拉西坦這種用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的輔助藥,全市醫保住院病人就花費了近485萬元,比以往半年花的都多。”昨悉,市社保中心通報了我市29種重點監控的營養性輔助性藥品今年1-2月的使用情況,除一家市級三甲醫院外,市區其他100多家醫保定點醫院均存在濫用輔助性營養性藥品的問題。因開出的營養藥輔助藥不僅價格高、用量大,還在處方中唱起了“主角”,43名醫生被市社保中心點名約談。
仔細分析通報數據后,市社保中心醫保監督部相關負責人坦言,這29種重點監控藥品中,奧拉西坦的使用金額排名第一,兩個月里有23家醫院用其治療了近2300人次,平均每位住院患者為此花費超2100元。此外,近3300人次注射了脂溶性維生素,這一營養藥被用得最多。原本這種藥是供一周以上不能進食的重癥病人使用,但現在連闌尾炎微創手術后,一些醫生也給病人注射,導致了此營養藥的濫用。通報披露,市社保中心在監管中發現,有醫生開具的處方里甚至存在多個相近輔助藥堆積使用的情況,從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百姓“看病貴”等問題。
“監管輔助藥營養藥,給醫生帶上了‘緊箍咒'.”市社保中心醫保監督部相關負責人說,老百姓常說“看病貴”,究竟“貴”在哪? 醫保管理人員常說“用藥多”,究竟“多”在哪?多次實地檢查后發現,輔助藥營養藥在醫生處方中比例不低,花費較大。醫衛人士曾調侃營養藥輔助藥是“萬金油”,對治療疾病起不了主要作用,原本就“可用可不用”.我市29種重點監控的輔助性、營養性藥品中,用于活血化瘀的就達11種。
列出輔助藥營養藥品“清單”,實施重點監控,是醫改重點任務之一。相關人士透露,早在一年前,市人社局就牽手市衛計委,根據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數據和醫保監控數據,遴選制定了我市醫療機構29種輔助性、營養性藥品重點監控目錄,并納入了醫保智能監控系統。
輔助藥營養藥普遍濫用,成了醫保監控的重中之重。約談時,市社保中心醫保監督部告誡醫生,嚴格控制使用輔助藥,能不用就不用、能口服就不注射,用營養藥前應進行營養評估,使用要有依據,適度用藥。若約談后,相關醫生仍整改不到位,市社保中心將依規對其進行誠信計分、違規扣款,甚至暫停其醫保處方權,限制其相關藥品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