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食品安全。黨的十九大把食品安全擺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做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的重大部署。為進一步加強網絡食品監管,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頒布《江蘇省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管理辦法》,《辦法》將于6月1日起生效實施。
近年來網絡食品市場高速發展,逐漸成為公眾食品消費的重要渠道、社會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地方飲食文化的展示窗口。加強網絡食品監管,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食品,讓創業者有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不僅是民生所向,更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
厘清責任主體,填補監管空白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年來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為引領,在強化網絡食品監管方面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全面推進入網食品經營者許可管理。2015年根據《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制定實施《江蘇省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首次將網絡食品經營納入食品經營許可范圍,發放近2萬張含網絡經營的食品經營許可;二是深入探索網絡食品監管,與新華網等媒體建立輿情監測制度,針對發現的問題隱患行政約談了相關大型網絡第三方平臺,去年省食藥監局還集中開展網絡食品專項整治,以“神秘買家”身份組織實施網絡食品監督抽檢320個批次,依法處置11批不合格食品;三是積極構建社會共治體系,進一步暢通12331關于網絡食品的投訴舉報,以食品安全宣傳周、“兩微一端”等宣傳載體加大社會宣教和消費引導。
但是,隨著監管的不斷深入,網絡食品交易主體信息不清、責任主體不明的問題日益凸顯,突出表現為平臺準入管理缺失、違法責任難以落實、問題食品無法追溯等。為此,省食藥監局以《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兩部規章為依據,結合江蘇實際,起草了《辦法(征求意見稿)》,省食藥監局廣泛征求省人大法工委、省政府法制辦以及企業代表、業內專家的意見,六易其稿形成現在的《辦法》。《辦法》填補我省在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管理的空白,對于推動我省網絡食品市場由部門監管向主體自律轉變、事后管理向事中規范轉變、末端處置向源頭追溯轉變,更好的營造誠信有序的網絡食品市場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法可依,為綜合治理奠定基礎
《辦法》正文共20條,重點圍繞備案對象、工作機制、材料要求、流程規范、公示管理等方面對我省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管理工作進行規范;附件共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備案號的編碼規則、備案信息報送文書和備案信息反饋文書。刪除了附件部分內容,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明確備案對象,主體信息更加完備。《辦法》將網絡食品交易主體細分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通過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設立的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的分支機構三大類,分別在通信主管部門批準、備案或分支機構設立后30個工作日內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備案。通過備案管理,將線上的網站與線下的實體經營者關聯起來,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為網絡食品市場的綜合治理奠定了基礎。
厘清層級事權,備案職責更加清晰。《辦法》規定,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的備案工作及相關管理;設區的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根據本辦法,可自主確定本轄區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不含網絡餐飲服務)的備案管理權限和相關要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自建網站餐飲服務提供者和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設立的分支機構的備案工作及管理。
優化工作流程,備案管理更加規范。《辦法》明確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是指網絡食品交易主體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將相關材料報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行存檔、公開、備查的行為。在備案材料的設置上,企業只需提供相關已有的主體證照和網站的許可或備案信息,不附加其他條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備案材料完整符合要求的,當場備案;不符合要求的,一次告知備案人補正相關材料,將會大大提高工作的規范性和效率。
加強備案指導,營商環境更加寬松。網絡食品市場一直是創新創業的熱土,中小規模經營者占據主體地位。《辦法》首次明確依法登記的食品小作坊可以從事網絡食品經營活動,鼓勵和引導地方特色的小作坊食品成為地方飲食文化的名片。省食藥監局還與《辦法》配套制定辦事指南、辦事流程圖、政策導航,讓備案主體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掌握備案管理的流程與要求,以更加公平開放的政策環境激發網絡食品市場創新創業的活力。
強化備案公示,共治氛圍更加濃厚。《辦法》要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完成備案后7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開相關備案信息。社會公眾可以通過省食藥監局的政務網站,詳細了解已備案網絡食品交易網站的域名、IP地址、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備案號等信息,以及從事餐飲服務的分支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和設立該分支機構的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名稱、地址信息,參與和監督網絡食品的管理。
加快平臺建設,推行“不見面”審批
《辦法》的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當前省食藥監局將重點抓好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貫徹。近期,省食藥監局將在全系統開展《辦法》的集中培訓,指導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尤其是基層監管人員全面知曉備案管理的內容,準確把握備案管理的要點,深刻理解備案管理的內涵。省食藥監局還將鼓勵和指導各地市局出臺相關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優化備案管理流程、深化事中事后監管。對于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省食藥監局還將跟蹤督導,真正把《辦法》落到實處。
二是加快平臺建設。備案管理信息化平臺已經納入省食藥監局智慧監管與大數據工程。平臺將圍繞“不見面審批”要求,逐步實現備案管理的線上申報、自動備案、同步公示,更大程度上簡化備案流程、提高備案效能、優化備案服務。同時,省食藥監局還將不斷優化公示服務,將信用信息、監管信息與備案信息同步推送,為社會公眾和媒體朋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查詢服務。
三是推動區域協作。省食藥監局積極促成網絡食品市場協同協作管理納入《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與上海、浙江等周邊省份共同開展網絡食品交易主體排查摸底工作,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監管協作、執法聯動,全力保障網絡食品質量安全。
鏈 接
江蘇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辦理流程圖
這些細節網絡食品交易主體應知道
1.哪些網絡食品交易主體需要備案?
(一)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二)通過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三)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設立的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的分支機構;(四)國家規定需要實施備案管理的其他網絡食品交易主體。
2.省、市、縣三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備案管理如何分工?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統籌本省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管理,督促指導設區的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網絡食品交易主體的備案工作及相關管理,負責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的備案工作及相關管理。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根據本辦法相關規定,可以制定實施細則,確定本轄區通過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不含網絡餐飲服務)的備案管理權限和相關要求。縣(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自建網站餐飲服務提供者和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設立的分支機構的備案工作及管理。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管理權限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級機關指定備案。
3.備案工作的具體流程有哪些?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收到備案材料后,備案材料符合要求的,當場備案;不符合要求的,應當一次告知備案人補正相關材料。備案部門制作網絡食品交易主體備案告知表,注明備案號。
4.備案公示的內容有哪些?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自完成備案后七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開相關備案信息。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通過自建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公開的備案信息應當包括域名、IP地址、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備案號等。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設立的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的分支機構,公開的備案信息應當包括設立該分支機構的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名稱、地址以及分支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