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陜西省鹽務局、省工商局、省公安廳決定利用3個月時間,在全省集中開展一次以嚴厲打擊制販假冒偽劣食鹽為主要內容的食鹽市場專項治理行動,以保障全省人民群眾用鹽安全,維護食鹽專營政策的嚴肅性和食鹽市場良好經營秩序。
國家鹽業體制改革以來,全省食鹽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食鹽市場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市場活力得到有效釋放。但是日前全省多地相繼發現制販假冒偽劣食鹽等涉鹽違法犯罪行為,這些假冒偽劣食鹽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嚴重擾亂我省食鹽市場秩序,破壞國家食鹽專營政策,給全省食鹽安全帶來極大風險和隱患。此次專項行動將嚴厲打擊制販假冒偽劣食鹽違法犯罪行為。集中力量對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全面檢查排查,把食鹽生產、批發、零售作為檢查的重點,對副食批發市場、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城中村、學校食堂進行重點檢查,深入一線,發動群眾,通過走訪、暗訪等形式,確保排查全面覆蓋、不留死角。根據專項行動通知,對排查中發現制假售假犯罪線索,要堅決做到“追源頭、搗窩點”,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按照職責分工,對涉嫌商標侵權的食鹽制假售假行為,各級工商部門要及時介入,嚴厲查處。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部門繼續偵辦,確保專項治理行動扎實有效開展。
各級鹽業部門要對本行政區域內開展跨區域經營的食鹽批發企業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對重點區域的食鹽零售商戶購進鹽品票據進行抽查檢查,對無食鹽批發資質開展食鹽批發業務的企業和個人,以及從無食鹽批發資質的企業或個人購進食鹽的零售商戶,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嚴肅查處,營造和維護公平、有序的食鹽市場競爭環境。專項行動中,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采用索證索票、委托監督抽檢和快速檢測相結合的方式手段,加大對食鹽質量的監管力度,對排查中發現的假冒偽劣、碘含量標簽不符合我省規定及不合格鹽品要采取停止銷售、下架、召回等措施,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