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2015年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保健品酒,酒廠已停業整頓,但酒仍有人悄悄生產,并在市場上大肆售賣。日前,深圳福田警方聯合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經過一個多月偵查,在粵湘兩地搗毀了這條非法“保健酒”的產銷鏈條,刑拘9名嫌疑人,結合前期銷售記錄,涉案價值近千萬元。
黑名單“御酒”網上有賣
“清宮御酒乃根據清代秘方,采用多種名貴原料,以中國傳統工藝精釀而成。”如果單看包裝盒的簡介,這款全國統一售價588元的“御酒”,估計很多人會一笑置之。不過,要是提到這款酒的副作用,或許不少人會感興趣。
2015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通告稱,在各地執法檢查中發現共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或者涉嫌違法添加西藥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清宮御酒”位列通報名單中,該廠家及品牌隨后被注銷。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后續的清查中,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卻發現這款酒仍在通過多個電商及社交網絡平臺和線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少,與此同時,有深圳消費者向福田警方報案稱,在飲用了“清宮御酒”后,身體出現了不適,懷疑該產品存在問題。于是,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聯合阿里巴巴開始了相關調查。
西地那非又名“偉哥”,本身為處方藥,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屬于違法行為,長期服用對人體具有一定危害。消費者送檢的“清宮御酒”顯示,所謂的“保健酒”果然被檢出“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
一款已上了黑名單的產品,原本的廠家不復存在,為何還有源源不斷的產品流入市場?2017年8月,深圳市場稽查局藥品稽查處、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將線索提交給福田警方。
停業酒廠存貨流入市場
福田警方調查發現,這家線上銷售“清宮御酒”的店鋪位于廣州,隨后在廣州海珠區將該店一名經營人員抓獲,并在其家中收繳了該款酒200多瓶。不過,根據警方在現場查獲的有關銷售信息,負責銷售的顯然另有其人。這個時候,張某夫婦逐漸進入了警方的視線。張某夫婦開店經營保健酒已有時日,在得知警方搗毀其家中制售窩點后,兩人聞訊而逃。經持續追蹤后,民警在廣州從化發現其蹤跡并將兩人抓獲,同時,查獲了完整的銷售記錄清單。
信息顯示,該店所售賣的“清宮御酒”產自長沙,在產品上了“黑名單”后,原本的廠家“康年華”已于2014年停業整頓,但存貨隨后仍流入了市場。該廠家原本的經銷商清楚知道該款酒含違法添加成分,因而不敢明目張膽進行銷售,只是銷售給幾個固定的老顧客,包括張某夫婦。
原職工家中頂風制酒還配藥丸
在對產銷鏈條的摸排過程中,民警發現,情況不僅如此,除了所謂的“存貨”,還有人在頂風生產。在對廠家銷售人員的摸排中,警方發現廣州這家網點另外一個貨源來自皮某。在“康年華”酒廠運營時,皮某只是該酒廠一個營銷人員,不過,工廠停業后,皮某并沒有放棄這個生意,他采購了包裝盒,在自己家里弄了個小作坊繼續生產。調查發現,皮某的“制酒工藝”也是如出一轍,采購藥酒后往里添加“西地那非”。皮某不僅生產“清宮御酒”,還擴大了產品線生產同樣有違法添加的“清宮丸”。
對皮某銷售鏈條的追溯,福田警方有了新的發現,除了皮某的小作坊外,“清宮御酒”還有另外的仿冒者。
據警方介紹,陶某原本是“康年華”酒廠在深圳的經銷商,在工廠停業后,陶某得到了酒的配方和技術,也賣了一陣,隨后又以30萬元的價格將技術和機器轉讓給溫某,溫某和老鄉賀某在惠州設立了一個加工廠,賀某在惠州負責生產,溫某在深圳負責銷售。
從2016年8月份開始,賀某在惠州的工廠開始運作,產品流入市場。溫某此前在深圳有個銷售中心,他所仿制的產品也大多推銷給老顧客。
“偉哥酒”售價是成本幾十倍
這些產品在市場的價格并不便宜。以其中“豪華版”的一款“清宮御酒”為例,網頁上標稱的銷售價為588元,據警方介紹,100毫升小支裝的產品市場售價128元,添加了違禁品的“清宮丸”,價格也要68元/粒。而這價格幾乎是成本的幾十倍。
在破獲整個產銷鏈條的過程中,由于嫌疑人反偵查能力強,民警三次前往長沙進行調查、蹲守。民警介紹,皮某居住在長沙,卻在離居住地有100多公里的另一個地方發貨,而且外出時總換乘不同的車輛。
在福田警方窮追不舍和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警方最終將這一產銷鏈條徹底端掉,抓獲了9名嫌疑人,另有2人在逃,涉案金額近千萬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