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在各方大力支持和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國乳業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中國乳業已具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乳業發展進入了最好時代。”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福泉在今日舉行的2018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這樣表示。
他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健康,不僅要“吃得飽”,也要“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因此,乳制品逐漸成為我國國民餐桌上的“常客”。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奶業產量、產值均有提升。陳福泉援引數據說到,2016年全國奶類產量3712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7%,居世界第三位。中國乳業正在逐漸走出陰霾,中國消費者信心在穩步恢復。一批產量大、質量好、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型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也在逐漸形成。這些乳企作為我國乳業高速發展的縮影,在此期間均取得了高速增長。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購買力的日益提升,以及消費升級趨勢的不斷顯現,相關數據表明,預計到2020年,行業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我國乳品市場未來可期。
“我國乳業實施了全產業、全方位的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從機械化、精確化、智能化等角度入手,深入滲透到飼草飼料種植、奶牛養殖、衛生安全、原料加工、質量監管、倉儲運輸、市場銷售等方方面面。這十年來,中國乳業從設備水平、檢驗能力、科研能力、質量保障能力到職工隊伍專業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陳福泉這樣說。
據原農業部監測,全國生鮮乳產品的抽檢合格率達99.8%,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則連續9年保持在100%。陳福泉提到,堅守品質是乳業的使命,更是行業發展的命脈。他表示,隨著大數據、物聯技術與人工智能的應用,我國乳業將面臨無限的發展可能。更深入的源頭質量監控;更準確的消費需求洞察;更豐富的產品形態;更科學的行業平衡發展狀態,將成為乳業發展的新局面。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趨勢,陳福泉認為,中國乳企也正在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加快“走出去”步伐,全力實現從“中國企業”向“全球企業”跨越。相信未來,隨著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乳業將在世界舞臺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