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市場洗禮,中國餐飲業從基礎薄弱開始逐步發展成為當前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惠及民生方面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重要產業。”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在今日舉行的2018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這樣表示。為了提升餐飲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知識水平,中國烹飪協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達成戰略合作,并舉行簽約儀式。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姜俊賢認為,中國餐飲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提到,餐飲業銷售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54.8億元跨入了4萬億元,增長了700多倍。
“數據表明,中國餐飲業仍繼續保持著中高速發展的勢頭。”姜俊賢援引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同步的數據表示,今年一季度餐飲收入實現9711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099億元,同比增長10.6%。
然而,餐飲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不但要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同時還要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體驗,所以整個餐飲和食品業要轉向以營養健康為主導的發展方向,提高廚師和從業人員的營養知識水平和科學操作技能,提升整個行業對營養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同時,加快餐飲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食品加工產業,為餐飲行業提供安全、營養、標準、便捷的優質食材,已成為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餐飲行業的新需求,開始中國餐飲業新模式、新時代的迫切任務。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擁有一大批掌握營養健康科學知識的專業人才,以及對食材安全營養技術指標進行科學評價的標準和手段,集合了一大批具備高水平生產能力,可以提供優質、安全、營養食材的食品加工企業。”姜俊賢這樣說。
因此,中國烹飪協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并于會議現場簽約,力求發揮雙方優勢,共同推動餐飲食品行業從業人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水平、操作技能的提升,推動食品工業優質食材與餐飲行業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