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視頻會議18日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強調,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個最嚴”的要求,時刻把食品安全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堅持生產和監管并重,堅持全程監管和重點整治并重,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建設并重,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推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治理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會上,副市長許昆林總結了去年本市食品安全工作并部署今年重點任務。2017年上海各類食品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7.5%,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國務院食安辦2017年省級政府食品安全評議考核中獲得A級(優秀)。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群眾在我們心中有多重,食品安全工作的分量就有多重。”應勇指出,食品安全直接關系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關系城市的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這些年上海食品安全保持有序可控,但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食品安全監管依然任重道遠,絕不能掉以輕心、絕不能有絲毫松懈,必須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應勇指出,要咬住目標、突出重點,加快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要堅持生產和監管并重,進一步夯實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生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必須重視源頭治理,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主體責任,督促生產經營者規范內部管理,強化風險管控,誠信守法經營。同時,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要進一步壓實政府監管責任、基層屬地責任,加快構建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打好食品安全的“人民戰爭”,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各方共同參與監管,著力完善社會共治機制。
應勇指出,要堅持全程監管和重點整治并重,進一步把牢食品安全的每道關口。必須一手抓全過程風險管控,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全程監管不僅要環節全覆蓋,更要做到無縫銜接。要以市場監管部門機構改革為契機,強化市、區、街鎮食品安全專業監管基礎上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進一步推動食品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安全監管無縫對接,消除監管盲區。在機構改革過程中,要切實做到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力度不減,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重點整治要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格監管執法,打好組合拳。治理無證無照食品經營,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鎖定存量、遏制增量,一些傳統業態要從方便群眾生活的角度出發,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引導其規范發展。要推進“地溝油”綜合治理,強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同時,通過大調研繼續查找食品安全領域的突出隱患、薄弱環節,切實加以改進。
應勇指出,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建設并重,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當前,網絡餐飲、海淘食品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提高監管能力尤為迫切。智慧監管是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徑。要加強科技創新,在智慧政府建設大框架下,依托市大數據中心,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應用,加快從人海戰術向智慧監管轉型,實現“嚴管”加“巧管”。完善的監管制度是實現高水平監管的基礎,要總結固化監管工作經驗,完善標準體系,進一步把“最嚴格的監管”和“最嚴厲的處罰”落到實處。要強化制度執行,打造過硬的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