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何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日前,《2018年漳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出臺,明確漳州將緊緊圍繞“農業質量年”主題,從嚴格投入品源頭減量、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管理等17個方面入手,完成38項細則要求,深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1213行動計劃”,推動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推廣種植綠肥11.5萬畝
建設55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
根據《任務清單》,今年漳州將進一步強化生產過程管控,繼續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減量化行動,力爭全年推廣種植綠肥11.5萬畝、示范推廣及輻射帶動商品有機肥16.5萬畝,完成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面積190萬畝,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3%以上。
同時,漳州還將積極組織實施農業地方標準的申報、篩選及推薦,鼓勵和規范有條件的社會團體制定農業團體標準,并做好農業標準的集成轉化、宣傳推廣、使用指導和示范落地,力爭在今年組織創建省級以上園藝作物標準園(含蔬菜、水果、茶葉等)12個、省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6個,帶動建設550個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主要農產品按標生產。
完善雙平臺建設
加快推進“一品一碼”全程追溯試點
2018年,漳州將圍繞突出問題和重點領域,繼續深入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推動農藥、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瘦肉精”、農資打假、茶葉農殘超標等專項整治行動常態化、長效化,并通過實施“檢打聯動”,對監督抽查發現的不合格樣品進行督查督辦,嚴格追蹤源頭、嚴肅責任倒查、嚴厲依法查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漳州將加大對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的監管力度,完善農資監管信息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一品一碼”全程追溯試點工作,并率先把使用區域公用品牌的農產品納入追溯管理體系,讓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項目安排、農產品品牌評定等掛鉤,實行一票否決會審制度,全面監管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農業健康發展。
力爭產品抽檢合格率超98%
爭創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漳州要進一步提升“三品一標”獲證產品總量、認證質量和品牌知名度,定期發布誠信企業“紅名單”和失信企業“黑名單”,全面實現常態化追溯監管,力爭“三品一標”綠色食品續展率穩定在65%以上、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達70%以上、有機食品再認證率保持在85%以上,產品抽檢合格率超98%。
漳州還將積極搭建農業生產主體與大型超市對接通道,開設品牌專區,持續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建立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錄庫和市級知名農產品名錄庫,逐步將品牌影響廣、發展空間大、具有獨特特征的優質農產品納入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范圍,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爭創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培育壯大漳州特色區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