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市楊先生一家三口十幾天前同時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的癥狀,血鉛指標超標,被診斷為鉛中毒。經排查,罪魁禍首是家里一把錫壺。
4月8日,一家人從義烏轉院至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治療。該院職業病及中毒醫學科主任李國輝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市面上的錫壺普遍不是純錫制成,主要材料是錫鉛合金,鉛含量高,用錫壺盛液體,無論是酒還是水,鉛都會慢慢溶解,“楊先生家是因為長時間食用錫壺裝的料酒導致鉛中毒。”
春節時,楊先生把每年祭祖用的錫壺拿出來,倒入自家釀的黃酒。以前,酒他很快會喝掉,但那幾天要出門,沒喝完,妻子就用錫壺裝著當料酒。3月底,他和妻子及24歲的兒子都出現腹痛、惡心,在義烏醫院檢出肝功能異常、血鉛濃度均在500微克/升以上。
一家人邊治療邊排查中毒原因,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錫壺上。經當地疾控中心檢測,錫壺里的黃酒鉛含量嚴重超標。
讓楊先生疑惑的是,這把錫壺用了20多年,以前也用錫壺喝過酒,為什么這次會中毒?
“以前用錫壺盛酒時間短,溶解的鉛少,而早期鉛中毒一般沒有癥狀。這次酒在錫壺里放了一個多月,鉛含量增高,而且長期食用,導致鉛中毒。”李國輝解釋,腹痛是鉛中毒最典型的癥狀,鉛中毒還可能影響造血功能、消化系統,嚴重的會導致神經功能受損。
通過驅鉛治療,楊先生一家目前情況穩定,但驅鉛藥物須少量多次使用,還需后續治療才能將體內的鉛排出。
李國輝表示,該院門診中,因錫壺引起鉛中毒的病例每年有兩三起,主要發生在農村,還有些患者是用在旅途中買的錫壺裝酒水,食用后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