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綠園分局積極探索,創新監管,在實踐中總結出了“1234567”的數字監管模式,對集體用餐單位食堂的7個監管關鍵點進行全方位監管,夯實了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了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有效提升了單位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
長春市食藥監局綠園分局局長鄭慶平介紹,所謂“1234567”,即:一人、兩證、三亮、四不、五專、六到位和七公示。
其中,“一人”,即要求所在單位必須配備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的專(兼)食品安全主管人員;“兩證”,即要求單位食堂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證明必須齊全;“三亮”,即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實現廚房亮,加強衛生管理實現食品倉儲庫房亮、餐廳亮;“四不”,即不違規加工制作涼菜、不違規加工制作豆角、不違規加工制作豆漿和不采購和食用高危食品;“五專”,即食品添加劑要做到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六到位”,即食堂自查自檢記錄落實到位、食品及食品原材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登記臺賬落實到位、餐具消毒及消毒記錄落實到位、食品留樣及留樣記錄落實到位、食藥監管部門檢查出現的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出現疑似食品突發事件處置要及時到位;“七公示”,即食品經營許可證及量化等級要公示、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證明要公示、使用的食用油脂要公示、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要公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各項制度要公示、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要公示、各類標識標簽要公示。
“‘1234567’模式形成后,我們先后組織學校(托幼機構)食堂、醫療機構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等相關負責人進行專題培訓,并打造試點統一規范,使食堂監管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鄭慶平表示,2018年以來,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標準,全區20%的食堂達到了A級,65%的食堂達到了B級,工地等食堂的安全標準也得到了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