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召開的全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現場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到2020年全區爭取完成創建10個左右的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30-40個自治區級(種植和養殖)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努力打造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新三品”。
農業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三園三區一體”為重要抓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是其中一個區,承載著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目前,自治區已下達2018年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補助經費4000萬元,用于支持百色芒果、永福羅漢果、融安金桔、富川臍橙、宜州蠶桑、容縣沙田柚、靈山荔枝、平南石硤龍眼等8個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幫助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經營主體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經營方式和農業治理方式。
據介紹,各地在特優區創建中,將緊緊圍繞農業部關于特優區創建驗收標準8個方面20條指標開展創建,重點建設“三個基地”(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倉儲物流基地)、“三個體系”(特色優勢產業科技支撐體系、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和“一個機制”(高效的項目建設和運行機制)。
各地在特優區創建中還將抓好幾個重要環節。一是“特色”,把本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情況摸清楚,有規劃有重點,明確主導品種和區域。二是“標準”,抓緊制定特色產業標準,實行綠色食品基地整縣推進,以標準化引領特色農產品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三是“全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