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興市嘉善縣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從源頭治理入手,加強監管執法,杜絕“地溝油”流向餐桌。非食品原料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將加大,非食品原料處置將納入政府工作范疇。加強“地溝油”治理作為“十三五”期間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任務,力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
為“地溝油”規定“運行軌跡”
著眼于原料來源和油脂加工監督,《意見》要求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各餐飲企業、行政企事業單位食堂及屠宰企業、肉類加工企業等應當按照規定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非食品原料,并建立相關制度及臺賬。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設置油水分離裝置和專用回收容器,建立處置管理制度和處置臺賬。產生的廢棄油脂依法進行處置,并記錄數量及去向。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場所內的食用油經營者應把好食用油進貨關,查驗食用油供貨方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證明文件,確保進貨渠道合法、質量合格。
對于非食品級原料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意見》明確,將引導企業適度規模經營;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確保應享盡享。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將完善政策措施配套,健全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處理的相關規定,細化完善非食品原料處理辦法;指導各鎮(街道)做好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積極推廣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處置行為,防止環境污染;加強對“地溝油”回收、再利用單位的監管,合理布局城區和農村地區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按職責指導組織建設無害化處理場所。
倡導“地溝油”處理實施“陽光工程”,政府鼓勵企業探索在餐飲企業廚房、屠宰車間、肉類加工車間和無害化處理車間等關鍵環節安裝攝像裝備,追溯非食品原料流向。
回應熱點加強執法嚴防“外溢”
加強“地溝油”治理的重點區域將聚焦農村地區、城鄉接合部以及農貿市場、小餐飲、小作坊等。對屠宰企業、肉類加工企業、食用油生產經營企業、餐飲企業等主體,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將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加密對食用油的抽檢頻次。
對于利用網絡銷售假冒品牌食用油的違法行為,政府部門將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推進聯合執法常態化,嚴厲查處懲治違法使用餐廚垃圾制造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嚴厲查處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禽畜產品等非食品原料以“地溝油”等形式回流餐桌的案件。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動員社會力量進行監督,及時受理投訴舉報,依照法定職責調查處理和反饋情況。此外,嘉善縣還計劃建立非食品原料管理信息平臺,匯集收運企業、處置企業信息以及非食品原料投放、收運、處置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