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湘潭市在城區全面鋪開小餐飲專項整治和提質改造工作,城區共辦理《小餐飲經營許可證》825個,打造了175戶“明廚亮灶”小餐飲店,為湘潭增加了一道文明風景線。
“明廚亮灶”提升餐飲文明
走進位于雨湖區汽車西站附近的花石飯店,店內干凈敞亮,飯店廚房里的操作間和廚房外的就餐間用透明櫥窗進行了隔離,通過玻璃櫥窗,顧客可以隨時監督廚房里的衛生狀況和廚師的操作。
這家店于去年5月開始進行提質改造,總共花費7000多元,政府補貼5000元。改造后,顧客明顯多了起來。老板譚穩根說:“現在飯店各項衛生保障都上來了,顧客能直接看到廚房內景,店子環境變好了,工作人員做事也更方便。”花石飯店的改變是市食藥監部門開展小餐飲規范整治行動的一個縮影。
為全面提升全市餐飲服務質量,進一步確保食品安全,治理“臟亂差”現象,去年上半年,市食安委、市食藥監局等制定了小餐飲規范整治、提質改造方案。同時,市食藥監局爭取到財政資金150萬元,對進行提質改造的小餐飲店進行補貼。其中改建“透明廚房”的補貼5000元,改建“可視廚房”的補貼4000元,進行簡單裝修改造的補貼3000元。城區小餐飲提質改造簽約達199家,完工驗收的182戶,175戶按“明廚亮灶”要求改造,這些小餐飲的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為了切實加強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提升小餐飲食品安全總體水平,湘潭市職能部門還開展了小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創建工作。目前,通過組織驗收及公開公正公平的評選,湘潭市4家小餐飲店獲此殊榮。
嚴把資質關保障食品安全
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小餐飲,經營情況復雜,各個店鋪具體情況不同,整治和改造需要做大量基礎工作。據初步統計,湘潭市城區小餐飲共3327戶,其中持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的2558戶,無證的769戶。這些無證經營的小餐飲中,不少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和“臟亂差”現象。
食藥監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執法人員做了大量的服務工作,不僅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了解情況,還督促指導業主辦理照證,合法經營。同時,為方便從業人員辦理健康證,執法人員還將免費體檢卡送到門店,督促未進行體檢的從業人員體檢。有的小餐飲店業主態度不積極,執法人員多次上門,不少業主深受感動,紛紛配合工作,這其中不乏開店多年無照證的“釘子戶”。
據統計,去年以來,湘潭市小餐飲規范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城區共辦理《小餐飲經營許可證》825個,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人數增加4472人。
敢于亮劍取締不合格小餐飲
“小餐飲的存在,既有就業的需求,也有消費的市場,只是簡單地一關到底、一禁了之,不僅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問題,還會讓整治效果大打折扣。”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達到效果,對于一些長期存在問題的小餐飲,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以整治促進行業規范,以規范鞏固整治成果。
岳塘區建設路街道霞光社區的一家無證經營小餐飲店,長期店外經營,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該經營戶確實生活困難,但又因環境差無法辦證。周圍居民多次反映,希望政府幫助解決這個難題。針對以上情況,市食藥監部門聯合岳塘區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門和街道、社區多次上門勸解,通過反復耐心細致的工作,該經營戶已自行關停并搬離。對于這一處理結果,社區居民非常滿意,并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此外,按照整治方案安排,對拒絕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小餐飲,堅決依法予以取締,組織公安、城管、工商、環保等部門以及街道開展聯合取締行動,整治期間共關停、取締148戶小餐飲戶。“小餐飲的提質改造,讓整個城市的氣質都提升了。”已經受益的業主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