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在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副區長呂長春的重點協調下,綠園區食安辦主任尹玉英、綠園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陳玉成一同趕到綠園區和平大街與靜安路交會3—1棟6單元的居民樓二樓203室,會同綠園區工商部門,一舉端掉了該處違規生產保鮮參的“黑窩點”。
陳玉成在檢查時發現,該“黑窩點”在其他地方進的白酒,再將白酒裝到瓶子里,里面放上人參、枸杞等,制成“長白山保鮮參”在網上出售,對于白酒的生產廠家和質檢報告單,“黑窩點”負責人并沒有當場提供出來。執法人員將以酒泡制的“長白山保鮮參”100余瓶現場查封,以待進一步調查取證。同時,從該店自己配備食品標簽打印機、旁邊還存有大量打印的標簽來看,涉嫌造假。商品標簽是反映商品品質及相關信息的載體,其對于指導消費者、保護消費者利益、防止欺詐、規范市場有關鍵的作用,標簽的主要功用是對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及固型物含量、廠名、批號、日期標志等食品質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飲用的說明,絕對不允許隨意制造。
在現場,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發現了大量的人參、鹿茸、鹿鞭等包裝好的產品,證書無數。每一個產品都配著相應的證書,比如一支山參的證書上,即寫著鑒定依據:GB/T18765-2015《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量》,鑒定結果為:山參、一等,鑒定單位:中國吉林省野生資源開發中心,并蓋有吉林省野生資源開發中心的鑒定專用章。記者上該網站,輸入該參的統一編號查詢,結果顯示為產品編號錯誤或產品信息不存在。負責人也承認,這些鑒定證書都是光復路批發來的。在其銷售的不少產品上,都標有強身健體、生精養髓的保健功能,涉嫌產品的虛假宣傳。目前,對于該網店是否有經營資質及虛假宣傳,綠園區工商部門也已著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