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商務區寫字樓里都沒有員工食堂,白領們解決午餐主要靠外賣,這是很多公司、單位都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破解?北京市政協委員王連潔建議,將商務樓集聚區員工食堂建設納入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利用周邊疏解騰退空間或樓內地下空間進行布局。
王連潔說,大部分商業樓宇內都沒有設立員工食堂,究其原因,還是離不開“錢”,畢竟租給公司的租金,遠比食堂高。現在,很多公司、單位的員工午餐主要靠外賣、去周邊餐廳以及自己帶飯的方式解決。這3種就餐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外賣食品安全難以保證,大量快遞車集中停留在樓外,增加了周邊道路的擁堵;周邊餐廳價格貴,工薪階層難以接受;自己帶飯需要單位配備冰箱和微波爐。
對此,她建議,要統籌布局,將商務樓集聚區員工食堂建設納入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先期針對一萬平方米以上的樓宇展開調查,利用周邊疏解騰退空間或樓內地下空間進行布局。
對業主單位或物業服務企業新建、改建員工餐廳的,要給予資助和租金補貼。此外,監管必不可少。征集品牌連鎖企業承擔員工食堂的運營,鼓勵運營商引進不同特色風味,尤其是老字號企業。按照“陽光餐飲”工程建設的標準,對場地建設和日常經營進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