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小區正在清理擾民、污染環境的小門臉、小菜店;一邊是社區居民的柴米油鹽需求需要滿足。來自海淀車道溝南里社區的呂清代表說,一周之前,一種全新的“智能微菜場”入駐紫竹院地區,獲得了小區居民的追捧。“原來的菜市場沒了,但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我們正在讓新的生活方式進入老舊小區。”
“去年,我們在正式啟動疏解工作之前,社區干部已經向租用違建的商戶們不斷做宣傳。”呂清說,大量的前期鋪墊,使得最后的拆違工作減少了很多阻力。但是,缺少了菜場,還是讓居民們感覺到了不方便。呂清說,拆除了違建,將無照、不規范的“七小”商業清理掉,收回了小區內一些房屋的經營權,社區引入了以區屬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商業正規軍,新開了老年餐廳和超市,解決了居民的急需。
“一周之前,紫竹院街道剛剛開始試用了我們稱之為智能微菜場的系統,跟現在常見的小區快遞柜差不多,居民要買菜,掃描上面的菜品二維碼,蔬菜公司就會根據居民的訂單前來配送,既保證菜品新鮮度,費用也不高。”呂清說,社區起初擔心這種新設備會讓老年人不適應,于是選擇了年輕人更多的新建小區,但是運行一周,效果良好。很快,街道就將召開現場會,在自愿的基礎上,向各個社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