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農貿市場買青菜,攤位前刷一下二維碼,就能知道青菜來自哪里,快檢結果如何!今天(1月25日),蘇州市食藥監局召開2018年蘇州市實事項目動員大會,專題部署“蘇州市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和“餐飲服務集中示范點、食品小作坊安全示范點建設”工作。今年,蘇州市將重點圍繞已開發的食用農產品溯源平臺,進一步向商超、農貿市場、餐飲單位、學校食堂等下游終端單位延伸。
蘇州市食安辦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陳建民介紹,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蘇州80%的食用農產品由外地輸入,這部分食用農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全環節質量安全水平。去年,蘇州初步建成了食用農產品在農批市場的網絡化監管體系,賦予了食用農產品一張“身份證”和一張“健康證”。今年,項目設計有了新的突破,從單一的事中、事后監管向綜合的事前預警防控提升。蘇州市今年將重點圍繞已開發的網絡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向下游延伸,特別是向大型商超、農貿市場、集體配送、生產加工、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餐飲單位等規模型單位延伸。
今年,蘇州還將重點開發“食用農產品溯源服務云平臺”,持續普及農批市場“溯源開票設備”,廣泛架設農貿市場、餐飲食堂、生產加工等規模經營單位的“食用農產品購銷終端體系”等項目建設,實現將全市315戶涉農單位近5000戶經營主體納入監管體系。為了解決好農批市場的遺留問題,市食藥監局正在考慮引入第三方機構的參與。陳建民介紹,在“云平臺”運行后,公眾可通過微信、移動客戶端等進行信息查詢、警示發布等。
同時,還將建設30家餐飲服務集中示范點和100家食品小作坊安全示范點等工作納入實事項目范圍。這兩項工作去年已經啟動,已經命名了餐飲服務集中示范點9家,食品小作坊安全示范點30家,今年將繼續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