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記者從民生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安心食品藥品”連續第三年被市政府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去年年初確定的各項實事目標任務均已如期完成或超額完成。
抽樣監測全覆蓋
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加大從農田到餐桌各環節的抽檢力度,全面覆蓋33個大類食品;結合時令節點和我市民俗消費特點,對日常監管中發現存在問題多、風險隱患多、群眾舉報投訴多的品種實行“靶向性抽檢”。
2017年,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檢24351批次,合格率96.83%,對3.17%不合格的771批次問題食品,依法采取責令召回、下架、查封、扣押、銷毀等措施,100%進行核查處置,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安全信息全公開
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全市671家食品生產企業、192家連鎖超市門店、30300家有證餐飲單位和市區50家標準化菜場均做到公示牌上墻,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現場動態實時公示。
通過網站、常州日報、常州電視臺以及戶外公益電子大屏發布各類抽檢信息共74期,做到周周有公告、月月有公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曝光臺”,公布二批共23家“黑名單”企業,保障市民食品消費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發動全社會參與共治監管。
安心菜場全推進
市食藥監部門與市農業部門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銜接,在凌家塘、橫山橋、蘇浙皖等三大批發市場使用統一銷售憑證。
開展“凌家塘批發市場食用農產品提質工程”,實現進場客菜批批檢、車車檢,對問題蔬菜禁止入場并銷毀。與公安等部門在市場內成立聯合執法辦公室,嚴厲查處“3.23”“5.18”系列注水牛肉案等大要案,涉案金額3700多萬元,追究刑事責任6人,采取強制措施20人,一舉端掉了散布在我市及丹陽、句容、丹徒境內的“黑窩點”。
重點領域全規范
會同市教育部門、市民政部門、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和各轄市區,著重強化對“一老一小”即養老機構和學校、旅游景點景區餐飲單位等重點領域食品安全保障力度,按A級標準新建、改擴建45家學校食堂,對39家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開展提檔升級,在全市餐飲服務單位推行“明廚亮灶”建設,有效提升了這些關注度高、風險大、用餐人群密集的重點區域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全市劃定6個食品小作坊集中生產加工區,建成34個食品小攤販集中經營區,因地制宜對區域傳統名品、名點、名吃引導規范生產經營,將現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與地方傳統飲食文化結合起來。
安全風險全監控
通過問題追蹤、“雙隨機抽查”、風險預警和應急演練等舉措,加大食品藥品風險防控力度,在全省率先開展火鍋類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醫療器械使用質量專項檢查手機直播活動,全年開展“雙隨機”抽查近500家次,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1000余處。
2017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涉及“四品一械”的各類違法案件355件,罰沒1200余萬元,聯合公安機關辦理食品藥品涉刑案件311起,采取刑事措施570人。年內未發生源頭性重大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