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水務部門獲悉,該部門現正在制定上海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標準》力爭于明年頒布實施。正在草擬中的《標準》依據上海原水、飲用水水質特點,由國標的106項增加至112項,調整15項,提標35項,增加了在線監測點和二次供水監測點布點要求,補充了二次供水水質檢驗指標、檢驗頻率和考核合格率等內容。
據悉,制定中的《標準》,將充分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進行了細致的數據統計分析,限值合理科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水務部門同時透露,本市中心城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今年已經基本完成,郊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也已于今年啟動,并將于明年基本完成改造。明年,閔行、嘉定、寶山、浦東、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9個郊區的4500萬平方米老舊住宅居民打開龍頭同樣可用上清潔水。水務專家認為,在完成本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基礎上,《標準》補充二次供水水質檢驗指標、檢驗頻率和考核合格率等內容,對于確保市民家庭用水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
二次供水設施是指小區內直接通向居民住宅的屋頂水箱、地下水池、水泵等供水設施。老舊小區由于當時建筑材質標準較低,小區內進戶的“小管網”年久老化,自來水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二次污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