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規范檢查結果。過去一年,食藥監系統共檢查生產企業126家次、經營單位21.1萬家次,立案查處253起,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5604余份。主要涉及“金裝”字樣,“全進口奶源”模糊信息,“零添加”等含量聲稱,明示或暗示具有益智、增加免疫力等問題。
通報稱,為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2016年12月,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規范和監督檢查工作。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生產企業126家次、經營單位21.1萬家次。檢查發現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產品名稱含有“金裝”、“金牌”等字樣;二是部分標簽標注的原輔料來源使用了“全進口奶源”、“源自天然牧場”、“生態牧場”等模糊信息;三是部分企業用“零添加”、“不添加香精香料”等字樣強調含量聲稱;四是個別企業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護腸道等功能。
針對上述問題,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立案查處253起,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5604余份,并要求在2018年1月1日前完成標簽標識整改任務。同時,食藥監總局按照配方注冊有關規定,對提交的配方注冊申請標簽樣稿進行了嚴格審核。
食藥監總局表示,嬰幼兒乳粉配方注冊管理過渡期將于2017年12月31日結束,生產企業要按照配方注冊審核通過的標簽樣稿,抓緊完成標簽標識整改工作。過渡期結束后,不得生產標簽標識不符合配方注冊要求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如發現2018年1月1日之日起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不符合配方注冊要求,要依法嚴肅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開。
相關報道:食藥總局關于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監督檢查和整改規范的通告(2017年第2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