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2017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于12月11-12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出席并演講。
今年國家食藥局等部門聯合推出了奶粉注冊制,在實施注冊制的情況下,食藥監總局已經陸陸續續地發布了多批的注冊信息,目前已經有700多個了注冊,按照這個估算下去的話,到今年年底的話應該還會有繼續發展的這么一個勢頭。張靖也表示,“當然這個注冊不是說到今年就截至了,以后還是繼續注冊的,不是說今年一定要注冊完。”
回過來看,為什么要實施這個注冊制?
張靖指出,因為這個配方注冊以前沒有注冊過,市場競爭就會處在一種無序競爭的狀況。某些奶制品貼的一些標簽,一些聲稱,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選擇,是提供消費者判斷來使用的,但很多企業經歷都花在營銷手段上,通過廣告,通過一些在店內營銷促銷手段,都在表明自己的產品有多好,或者比別人好,或者比我原來的好。
張靖認為,奶制品的過度營銷,客觀上導致了消費者進入商場后,給自己的寶寶挑選奶粉時失去了判斷力,無從選擇,“這個不是一個正常的一個精神狀態。”消費者在這樣一個市場前選擇、判斷是很困難的,從消費者選擇難的角度,有進行配方注冊的必要。
第二,從市場競爭秩序角度來看,也有實施奶粉注冊制的必要。市場秩序的混亂,也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和判斷,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所以總局才從規范市場秩序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提出了配方注冊。
第三,這對企業創新的角度來說也有實際意義,要求配方注冊,企業當然需要企業在產品研發上要下工夫,創新本身需要企業要有足夠的投入,要有自己的人才的積累,要需要企業在自己的產品研發上要有戰略和規劃。我們現在看到,有一些企業在包裝規格上打主意,在口味上打主意,這些就不是真的研發,是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的研發。他認為,企業在國家實施的配方注冊的這個環境下,要更好的發展,還是要回過頭來踏踏實實做好研發和創新,對市場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中國乳業,八年前經歷了一場令人心痛的變故,這八年來,全體乳業人背水一戰,八年后的今天,我們的乳制品在很多指標項目上,早已經不是八年前的了,中國乳業產品質量已大幅度的提升。”張靖表示,從今年來看,國家抽檢的角度合格率是在不斷地上升,今年曾連續出現過4次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100%。
“但是中國乳業的產和消還不是很合拍,產的比較多,但消費者信心有些不足,或者說是有一些緩慢。”
他認為要從這幾方面看待提振消費信心的問題:
第一,消費者信心不足不能怪消費者,“事情是由我們企業引起的,還得從我們企業做起。”企業還是要從誠信和質量這兩個方面,去鞏固住已經取得的這些成效,以誠信和質量來提振消費信心。
第二,從政府層面來說,一方面要在制度上要制定引導鼓勵這樣的措施,第二還要加強監督檢查,張靖稱,“監督檢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要落實問題導向,不斷地幫助企業來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產品質量。”
第三,要有一個社會共治,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享、共治,這樣一個理念。
張靖表示:“當然,除了企業要做的,除了政府需要做的,協會、媒體、社會組織、消費者都可以來參與,一起努力,把提振消費信心才能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