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東河源市東源縣畜牧獸醫漁業局獲悉,自11月11日起,東源縣新港鎮雙田村陸續有牛染病死亡,全村300多頭牛中95頭牛染病、30頭死亡。東源縣畜牧獸醫漁業局張姓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病牛得到基本控制,專家初步認定,該事件因細菌引起,很快會有正式的化驗結果。
東源縣畜牧獸醫漁業局發布的通報 受訪者供圖
東源縣畜牧獸醫漁業局發布的通報顯示,自11月11日以來,東源縣新港鎮陸續有牛染病死亡。新港鎮雙田村位于東源縣北部,常住人口1500左右,其中養牛35戶,牛存欄327頭。自11月11日以來,雙田村陸續有牛死亡。目前,雙田村染病牛95頭,其中65頭病牛基本得到控制,出現好轉,30頭病牛死亡,死牛已全部按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有關規定無害化處理,杜絕死牛流入市場。
上述張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11月12日,該局得知相關情況,派人介入調查;13日,當天有9頭牛死亡,無害化處理其中8頭。牛染病后,從外表看不出問題,有流口水等癥狀,村民最初以為是中毒,相關專家調查排除中毒,認定是細菌感染。
張姓工作人員表示,進行無害化處理時,一般先用鉤機挖坑,把死牛放進去,用柴油焚燒,再鋪石灰,填上約一米厚的土。牛死亡的地方,統一灑消毒粉。
他表示,目前,根據專家的意見,相關治療方案已告知養牛的村民,會做好隔離、治療等工作。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東源農業發展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宋帥表示,接到通知后,相關專家前來診治,目前診斷結果還沒有出來,初步判定很可能是由魏氏梭菌引起。
宋帥表示,魏氏梭菌通常存在于土壤、污水中,出現病牛的雙田村四面環山,又是水源入口處,容易造成相應病原的沉積,在水源地附近放養時感染概率高。牛若感染得病后,治療及時死亡率降低,如沒采取及時治療,死率會高,而且牛與牛之間有接觸感染的可能性,發現病牛應及時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