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從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獲悉,第十六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展將于9月14-1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將從方便食品營養與健康新發現、新觀點、新理論出發;全面地介紹方便食品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同時引入方便食品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加速方便食品與餐飲行業、互聯網行業、現代物流行業的融合發展。
探索:讓方便食品融入百姓生活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孟素荷理事長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方便食品行業也正在發生快速的格局調整。而互聯系網經濟的強勢介入,則完全改變了食品行業作為傳統行業生存和競爭的法則。“2017年上半年,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在筑底回升,集體向好的回暖趨勢下,開始尋找著在各個領域的創新方向和創新模式。”
“而以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社交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與商業模式撲面而來,引爆了體驗經濟時代信息消費的極大豐富。這也正迫使方便食品這個年輕的傳統行業悄然發生著結構調整,無論是從產品創新到消費需求還是從生產管理到品牌營銷,整個行業面臨著更快的變革。”孟素荷指出。
孟素荷表示,本次大會將以“創新與變革,讓方便食品融入百姓生活”作為大會主題,通過吸納和融合更多業界代表所關注的議題,為方便食品產業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提供探討與思考交流的平臺。
聚焦:行業的熱點、難點 破局制約因素
方便食品行業伴隨著傳統食品工業化的進程,正在加快自身的轉變。這需要整個方便食品產業通過繼續優化產業結構、夯實行業發展基礎、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擴展市場消費潛力,從而推動方便食品產業穩中向好的發展,實現對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的破局。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大會將著重打造現場的展示與交流機制,展現企業發展中的亮點,對接上下游乃至跨行業的需求,圍繞方便食品產業所關注的熱點、難點,進行深入的探討。”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組委會將邀請十余位來自企業界和科技界的專家帶來各具精彩的報告,深入剖析、探究行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把脈企業發展的節奏。如“從數據來看方便食品的營養”、“冷凍食品如何應對新的產業融合”、“方便食品產業如何進行品牌重塑”、“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渠道建設”以及業界最為關注的棕櫚油的安全性、營養價值、工藝特性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共議:產業融合 行業大佬與新銳齊聚“群英會”
孟素荷表示,“中國方便食品產業將進入頗具深度的由量到質的轉型與突圍中。在營養與健康需求的引導下,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將進入多元化的調整階段。”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康師傅、統一、三全、思念、今麥郎、通用磨坊、玖玖愛、中糧五谷、日清、克明面業等業界龍頭企業的老板將就產業的合作與發展做精彩的大會報告,并通過現場對話的形式,與到會的參會代表進行交流互動。
孟素荷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參會代表傾聽到行業領袖的發展理念與建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交流更有效的達到行業共識。一些憑借互聯網營銷和獨特的產品創意而走紅的行業新銳,也將被邀請參與大會的與談交流,也參與代表分享最新理念和經營模式。”
對于曾引發安全爭論的“辣條”行業,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在去年方便食品大會時啟動的調味面制品(辣條)行業標準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已經完成了標準文本的編寫和意見征求,并且通過了最難的食品添加劑適用范圍的修改。本次大會期間,眾多調味面制品行業的優秀企業也將共同面對媒體,以行業自律的形象向消費者展示產業鏈安全與標準建設的情況。
促進:企業創新 破解“紅海過熱,藍海寂寞”的困局
2016年國家提出“三品戰略”,產業創新成為工業發展實現快速提升的通路。對方便食品產業而言,從產品創新到產業升級,企業可以發揮的空間都非常大。作為傳統食品工業化的典范,方便食品企業實現生產設備的連續化、自動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而企業在如何提升消費體驗、迎合消費需求方面,則有更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紅海過熱、藍海寂寞”的市場競爭中,方便食品需要差異化的競爭。如何實現差異化?大會將特邀的幾大領軍企業的研發總監,在現場的對話與交流中談談企業乃至行業的創新理念。同時,方便食品展組委會組織業內權威專家共同對方便面、掛面、方便粉絲(米粉)、速凍調理食品、風味配料及設備包裝六大行業的優秀企業所提交的2016-2017年度創新產品進行專業評審。這些凝聚了行業智慧的創新,將從工藝創新、產品理念上為業界帶來更多啟迪,同時展示出我國方便食品產業整體創新的新格局,為引導我國方便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第十七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及所附設的精品展示,針對不同領域、不同企業的需求,設計了豐富的專題內容。大會將為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創新力,驅動產業向營養與價值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