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我省共完成并公布監督抽檢食品樣品3061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1464批次,共發現不合格樣品87批次,樣品總體不合格率為2.84%,比第一季度高0.94個百分點。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有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微生物污染、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等。這是記者昨日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的。
據了解,第二季度監督抽檢中有48批次食用農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占不合格總數的55.17%,有38批次蔬菜中氧樂果、克百威、甲氰菊酯等指標不合格,7批次畜禽肉中檢出恩諾沙星等獸藥殘留,3批次雞蛋檢出獸藥殘留。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在種植養殖過程中,為達到除蟲防害、防治疾病、提高產量的目的而濫用農藥獸藥,或者種(養殖)植戶未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導致。
微生物指標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第二季度監督抽檢發現20批次食品發現微生物污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22.99%,主要是桶裝水、水果制品、糕點、調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和薯類及膨化食品中大腸菌群、菌落總數、霉菌、銅綠假單胞菌等超標。
第二季度監督抽檢中發現14批次食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總數的16.09%,主要是部分罐頭、肉制品、糕點、調味品、豆制品、酒類中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超標超限量使用。
第二季度監督抽檢中發現5批次食品品質指標不達標,占不合格總數的5.74%。主要是部分食用油及其制品、調味品、糕點中過氧化值、酸值(價)超標。原因主要是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到位,原材料把關不嚴,以及儲運過程不符合要求以及關鍵工藝控制不當引起,也不排除個別食品生產經營者故意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甚至違法摻雜使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