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意見》并就有關工作提出要求,既要從嚴監管執法,加強源頭治理,杜絕“地溝油”流向餐桌;也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長效機制,合力推動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規劃建設
——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對本地區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的處理負總責,應將餐廚垃圾治理納入環境衛生專項規劃,統籌安排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設施的布局、用地和規模,支持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
——三明市作為國家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城市,要進一步擴大餐廚垃圾收集覆蓋面,完善處理設備和工藝。
——2017年底,福州、漳州、龍巖市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2018年底前,各設區市全面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
●抓好餐廚垃圾源頭控制
——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有條件的要自建無害化處理設施,建立餐廚垃圾處置管理制度,按照處理規范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如實記錄,建立無害化處理臺賬,相關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不具備條件的單位應與餐廚垃圾收集運輸企業簽訂協議,定期將餐廚垃圾交給企業并及時完整記錄餐廚垃圾產生臺賬。
——餐廚垃圾不得出售、倒運給未取得收集運輸和處置許可的企業或個人。
——嚴禁亂堆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
——以集體食堂和大中型餐飲單位為重點,推行安裝油水隔離池、油水分離器等設施。
——鼓勵小區(住宅小區、單位)和有條件的家庭使用廚余粉碎機或就地資源化處理。
●規范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管理
——餐廚垃圾收集運輸服務的企業應當與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處置企業簽訂協議,按規定填寫轉移聯單,轉移聯單隨貨同行,確保單貨相符。及時完整記錄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臺賬,并每月向當地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專業管理機構報送一次。
——餐廚垃圾處置服務的企業應與餐廚垃圾收集運輸企業簽訂協議,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的技術標準處置餐廚垃圾。建立健全無害化處理臺賬,及時完整記錄餐廚垃圾處置臺賬,填寫餐廚垃圾資源化產品銷售臺賬,相關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培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
——引導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食用油加工企業的技術水平。
——落實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推動第三方投資建設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企業。
●落實配套政策措施
——落實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對舉報“地溝油”犯罪活動的人員予以獎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進行監督。
——組織實施“市政污泥及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加快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
——進一步規范生豬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財政補貼管理工作。
●加強監督管理
——通過招投標等公平競爭的方式對餐廚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置企業作出服務許可。
——對餐廚垃圾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實行轉移聯單制度,建立餐廚垃圾產生、收運、處置通用的信息平臺。
——未經當地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批準,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服務的企業不得擅自停業、歇業。
——督促生豬屠宰企業建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視頻資料保存不少于2年。
——督促屠宰企業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動物進場查證驗物、檢驗檢疫不合格產品無害化處理等管理制度,做到屠宰環節痕跡化管理。
——對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產品要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建立無害化處理臺賬。無害化處理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嚴查生產“地溝油”的不法行為,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促進我省食用油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加強對“地溝油”違法犯罪線索的摸排,鏟除非法生產、加工、儲存“地溝油”窩點,摧毀犯罪產業鏈、利益鏈。
——大力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完善線索通報、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
——做好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的處理處置工作,督促各地規范無害化處置項目選址,確保處置設施規范運行。